03/02/2025 11:20
施永青︰私宅供應量應以落成量為準,不點名批梁振英計法不嚴謹
《經濟通通訊社3日專訊》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近日與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隔
空爭論私人住宅供應量的定義,後者連開三帖,質疑施永青單純以落成量當作供應量的說法不當
。施永青今日於《AM730》專欄中反駁以落成量為準統計房屋供應,已沿用了接近半個世紀
。施永青在文中指出,上述數字太「均真」,可供變動的空間太小,同時不點名質疑,「並不為
某些人所喜歡。有人或許想令未來的房屋供應增加得快一些,於是設想出一種新統計樓宇供應量
的表達方式。」
*以落成量為準統計房屋供應方式已沿用接近半個世紀*
施永青指,一般市場,供不可測,求亦不可測,唯獨房地產市場,由於建設需時,市場不難
從土地出售的情況與項目施工的進度,相對準確地掌握未來的樓宇供應。他又指,香港差餉物業
估價署每年亦會詳列之前5年各類物業的落成量、入住量與空置量,以及對未來兩年的落成量的
預測。該數字令市場的透明度大增,對用家與投資者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他表示,所謂樓宇的落成量,是指在某一年度內,完成興建獲批入伙紙的樓宇單位數目。亦
即是一般人所理解的樓宇市場的供應量。這種統計方法時段清晰,定義明確,所以一直為政府、
業界、學界,以及金融界所採用,大家都奉為圭臬,已沿用了接近半個世紀。
*施永青認為政府新的統計方式不嚴謹*
他指,新的統計方式不再提樓宇落成量,改以在某一個時段裏發展商可供出售的單位,作為
樓宇的潛在供應來統計。如是就可以把以前賣剩的單位與未來可能會申請預售的單位都一併放進
潛在的樓宇供應表裏。
施永青稱,以政府最新的說法,預計未來三至四年發展商可供出售的住宅單位約達10﹒7
萬個。上述說法並不嚴謹。統計的時段,要麼是三年,要麼是四年,怎可以模稜兩可。況且
10﹒7萬個單位中,仍包括2﹒7萬個貨尾單位,當中包括去年開盤、前年開盤、甚或更早時
間開盤的樓盤。所以,這種統計方式涉及的時段何止三至四年,可能是橫跨五至七年的時間,將
早年已出現已統計過的供應,也一併放進未來三至四年的供應裏再統計一次,實在不太妥當。
施永青認為,樓宇要落成後才能入住,才能真正解決民生的需要;統計新增的開售單位數量
,則可能因項目的落成時間不一,而難以衡量對民生的影響。所以,在統計房屋供應時還是以每
年的落成量為準比較恰當。(kl)
空爭論私人住宅供應量的定義,後者連開三帖,質疑施永青單純以落成量當作供應量的說法不當
。施永青今日於《AM730》專欄中反駁以落成量為準統計房屋供應,已沿用了接近半個世紀
。施永青在文中指出,上述數字太「均真」,可供變動的空間太小,同時不點名質疑,「並不為
某些人所喜歡。有人或許想令未來的房屋供應增加得快一些,於是設想出一種新統計樓宇供應量
的表達方式。」
*以落成量為準統計房屋供應方式已沿用接近半個世紀*
施永青指,一般市場,供不可測,求亦不可測,唯獨房地產市場,由於建設需時,市場不難
從土地出售的情況與項目施工的進度,相對準確地掌握未來的樓宇供應。他又指,香港差餉物業
估價署每年亦會詳列之前5年各類物業的落成量、入住量與空置量,以及對未來兩年的落成量的
預測。該數字令市場的透明度大增,對用家與投資者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他表示,所謂樓宇的落成量,是指在某一年度內,完成興建獲批入伙紙的樓宇單位數目。亦
即是一般人所理解的樓宇市場的供應量。這種統計方法時段清晰,定義明確,所以一直為政府、
業界、學界,以及金融界所採用,大家都奉為圭臬,已沿用了接近半個世紀。
*施永青認為政府新的統計方式不嚴謹*
他指,新的統計方式不再提樓宇落成量,改以在某一個時段裏發展商可供出售的單位,作為
樓宇的潛在供應來統計。如是就可以把以前賣剩的單位與未來可能會申請預售的單位都一併放進
潛在的樓宇供應表裏。
施永青稱,以政府最新的說法,預計未來三至四年發展商可供出售的住宅單位約達10﹒7
萬個。上述說法並不嚴謹。統計的時段,要麼是三年,要麼是四年,怎可以模稜兩可。況且
10﹒7萬個單位中,仍包括2﹒7萬個貨尾單位,當中包括去年開盤、前年開盤、甚或更早時
間開盤的樓盤。所以,這種統計方式涉及的時段何止三至四年,可能是橫跨五至七年的時間,將
早年已出現已統計過的供應,也一併放進未來三至四年的供應裏再統計一次,實在不太妥當。
施永青認為,樓宇要落成後才能入住,才能真正解決民生的需要;統計新增的開售單位數量
,則可能因項目的落成時間不一,而難以衡量對民生的影響。所以,在統計房屋供應時還是以每
年的落成量為準比較恰當。(kl)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