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2025 16:17
《富泰有方-黃德泰》影響2025經濟和金融市場發展的重點主題
《富泰有方》我認為2025年的第一個主題仍然是從現實視角評估財政政策,以及其對通脹及債券孳息率的影響。自2007年環球金融危機爆發前夕以來,西方經濟體的政府支出及公共債務水平大幅上升。美國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比率已翻倍,英國更增加一倍以上,現時除德國外,所有七國集團國家的比率均超過100%。歐洲方面,沉重的債務負擔開始嚴重限制區內政府實現宏遠目標,包括能源轉型等關鍵優先項目。然而,在2025年,美國的赤字可能仍然非常龐大,在經濟已迅速增長的情況下,如此寬鬆的財政政策將難以遏抑通脹壓力--我認為這是過去數月通脹放緩趨勢停滯不前的一個關鍵原因。 第二個主題是是從現實視角評估貨幣政策復常。在去年初,我認為聯儲局的貨幣寬鬆周期將會短暫且溫和,最多減息125至150個基點。現時,我認為減息幅度或會更低。聯儲局預期今年只會再減息兩次,但我認為,這個寬鬆周期看來即使不會徹底結束,也有可能在一段長時間暫緩減息。去年12月份就業報告顯示,勞工市場依然強勁。非農業就業職位增加25﹒6萬個,再次超出預期;失業率跌至4﹒1%,參與率則維持不變;工資增長動力仍然強勁,在過去三個月及六個月均保持約4%。我們將注視財政政策及通脹發展趨勢,但若經濟數據維持現有趨勢,聯儲局的決策將日益困難。 這個情況亦堅定我一直以來的信念:無論是政策利率或債券孳息率,均不會重返環球金融危機與疫情期間所經歷的極低水平。極低利率並非新常態,而是歷史異常現象,我們反而應該回顧環球金融危機之前數十年的狀況。這意味著中性政策利率可能約為4%,而在正常情況下,10年期美國國庫債券孳息率至少為5%。 今年的第三個主題是生產力增長,以及如何在科技創新領域(特別是人工智能)區分實質發展與炒作。市場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炒作已遠遠偏離現實,因此現時似乎無法避免重新調整預期。生成式人工智能需要取得進展,方可在宏觀層面提高生產力--應對虛假資訊問題的進展尤其重要。但與此同時,企業致力參與先前的數碼創新及人工智能浪潮(包括機器學習),並採用機械人,看來已開始取得成效。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止的五個季度,美國生產力平均增長2﹒5%,過去十年則為1﹒5%。展望未來,提高生產力或有助加強美國經濟增長,意味著實質利率將會上升。 總括而言,我預期美國經濟將以高於潛力的步伐增長,增幅為2﹒5%或以上--遠高於市場普遍預測--2025年底的核心個人消費開支及消費物價指數可能與去年年底的水平相若,亦遠高於市場普遍預測,並存在上行風險。正如上文所述,聯儲局的貨幣寬鬆周期可能已經結束,尤其是在就業、工資及通脹數據保持強勁的情況下。這將使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我一直以來預期的水平,即略高於4%,這是我對中性利率的估計。到2025年底,10年期美國國庫債券孳息率或會處於5%以上的新區間,孳息率升幅將取決於財政政策的寬鬆程度。《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香港聯席主管 黃德泰》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美國指對華加徵10%關稅同樣適用於香港,你認為措施會否打擊本港轉口港地位?►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