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2025 19:28
陳翊庭:配售投資者是關鍵砍價者,最終會讓散戶受益
《經濟通通訊社7日專訊》港交所(00388)去年底發布新股定價改革諮詢,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最新在微信發文解釋為何建議降低公開認購回撥機制的上限。陳翊庭表示,將散戶於新股認購的回撥上限由50%降至20%,可提升更有議價能力的投資者在新股定價的參與程度,尤其是機構投資者,形容「參與建簿配售的投資人是新股的關鍵『砍價』者」,可以盡量降低新股上市後的價格波動,認為降低回撥比例最終反而有利散戶利益。 有券商形容做法是傾斜於發行人和投行,她回應指,建簿配售部分主要賣給機構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在建簿過程中,投資者根據招股書公布的價格範圍表達自己的申購意向,也就是在不同的價格分別願意認購多少股。這個建簿過程透過引入投資者競爭,將市場需求和價格配對,既是國際市場的通行慣例,也是新股發行定價流程的關鍵。參與建簿配售的投資人是新股的關鍵「砍價」者,對最終發售享有最充分的議價權。 她續指,公開認購部分主要賣給散戶投資者。投資人在申購公開認購部分的過程中只需要填報想認購的新股數量,最後無論價格高低,他們都要為獲配的新股付款。因此,他們屬於被動的價格接收者,沒有任何議價權,亦指現時回撥機制始於1998年,當時散戶佔港股成交比例逾半,機制是為照顧散戶對於新股的強烈認購需求,但目前散戶的成交額佔比已經不到15%。(bn)
【你點睇?】美國指對華加徵10%關稅同樣適用於香港,你認為措施會否打擊本港轉口港地位?►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