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癌|大腸水療排毒13年、運動逾30年 仍被癌魔找上!58歲前艷星患直腸癌4期,1原因癌指數升高
台灣58歲前艷星兼「整形皇后」顧婕(原名吳茉凡),去年4月確診大腸直腸癌四期,入院接受兩次手術後於5月順利出院。她近日在網上自爆因1事導致癌症指數升高,又憶述自己當初確診時「還以為是愚人節」。
顧婕於4月1日在個人Facebook專頁發文,表示自己和好友都得到了「上帝的禮物」,對方是淋巴癌末期、復發兩次,她則是大腸直腸癌四期,但上個月因為生氣,導致癌症指數「升高了一點點」。
她又回憶去年醫生告訴確診癌症四期的一刻,坦言「我還以為是愚人節,我只是喜歡吃垃圾食物跟宵夜,有這麼嚴重嗎?」從未想過會患癌的她自爆做了13年大腸水療,而且是天天做,「一天至少兩次,排毒排得非常乾淨」,不料卻還是罹患大腸直腸癌四期。顧婕指,她原以為自己可以像蔣宋美齡一樣長壽,活到106歲,表示自己在健身房運動超過30年,但依然避不過患癌,感到十分悲哀。
此外,她也在帖文中曬出近照和美食,其中包括沙律、炸雞、漢堡包、薯條、意粉和燉飯等,開心表示與好友相約吃下午茶,約了一年終於成行,沒想到卻意外引起粉絲留言關心,「你還吃炸雞,真的是沒有在怕」。
顧婕於去年4月確診罹患直腸癌4期,且癌細胞轉移肝臟。(圖片取自Facebook)
顧婕於去年4月確診罹患直腸癌4期,且癌細胞轉移肝臟。(圖片取自Facebook)
顧婕於去年4月確診罹患直腸癌4期,且癌細胞轉移肝臟。(圖片取自Facebook)
顧婕曾於90年代來港發展,因愛美而多次整容,有「整形皇后」之稱。
顧婕曾於90年代來港發展,因愛美而多次整容,有「整形皇后」之稱。
顧婕過去從未想過自己會患癌,憶述確診一刻「還以為是愚人節」。(圖片取自Facebook)
顧婕過去從未想過自己會患癌,憶述確診一刻「還以為是愚人節」。(圖片取自Facebook)
她表示自己在健身房運動超過30年,結果還是避不過患癌的命運。(圖片取自Facebook)
顧婕表示在醫生宣布自己確診時感到難以置信,認為「我只是喜歡吃垃圾食物跟宵夜,有這麼嚴重嗎?」(圖片取自Facebook)
顧婕表示在醫生通知自己確診時感到難以置信,認為「我只是喜歡吃垃圾食物跟宵夜,有這麼嚴重嗎?」(圖片取自Facebook)
顧婕積極抗癌,認為自己至少還可以活20年。(圖片取自Facebook)
顧婕相約好友吃
顧婕相約好友吃下午茶,並曬出近照和美食。(圖片取自Facebook)
顧婕相約好友吃下午茶,並曬出近照和美食。(圖片取自Facebook)
顧婕相約好友吃下午茶,並曬出近照和美食。(圖片取自Facebook)
顧婕曬出美食照,不料卻意外引起粉絲擔心,認為她完全不忌口。(圖片取自Facebook)
顧婕於去年4月證實罹患直腸癌第四期,其後送往醫院開刀做手術,術後兩個月,她的癌症指數順利從28.6降到4.3,比標準值4.7更低,自傲是「醫學奇蹟」。她事後亦曾分享個人近況,表示近期體重已經回升,也沒有刻意戒口,整體狀況都非常好,更許願至少再活20年。
直腸癌|顧婕積極抗癌:我一點都不覺得我會死
顧婕曾於90年代來港發展,因愛美而多次整容,有「整形皇后」之稱;2012年嫁給身價10億的富商「內衣大王」,但豪門婚姻僅維持4年便結束,其後開始淡出鏡頭前,並開始在社交平台分享日常生活。
去年4月27日,顧婕接受台媒訪問,稱自己之前因長期受便秘困擾,到醫院檢查後發現直腸位置有顆長5厘米的惡性腫瘤,確診患上直腸癌。腫瘤位於直腸與乙狀結腸處,長達5厘米;肝臟內亦出現多達9顆水泡,經過化驗後確定癌細胞已經擴散至肝臟和肺部。同月30日,她接受微創手術切除腫瘤。緊接著5月7日,她又進行最後的肝臟電燒凝血術,住院短短兩個星期體重已急劇下降4公斤(約8.8磅)。
不過,顧婕即使被醫生斷言也許只剩下5年時間可活,仍決心要勇敢抗病,認為自己至少還可以活20年。加上與癌症康復者的友人交換心得後,及醫生曾向她立下豪言,讓她不用擔心有生命危險後,她亦如同吃了「定心丸」般安心,堅強表示:
我一點都不覺得我會死,我也不覺得我在抗癌,我一點都不覺得我有癌症。
直腸癌|直腸癌4大徵狀
台灣肝膽腸胃科醫生錢政弘曾指出,一般罹患大腸直腸癌初期症狀較不明顯,多數患者會有以下病徵,若出現這些「自覺症狀」,務必提高警覺、提早檢查、治療:
4大常見大腸直腸癌徵狀
1. 輕微腹痛、腹脹現象
2. 排便習慣明顯改變、血便
(包括排便頻率或糞便形狀改變,例如便秘的情況變嚴重、或是大便變稀、變細、量變少)
3. 體重急速減輕
4. 貧血乏力
資料來源: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
另外,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網站,如果市民發現自己有以下10種直腸癌症狀,建議盡快就醫:
直腸癌10大症狀
1. 排便習慣改變
突然發生慢性腹瀉、便秘;這常是腸道的腫瘤引起狹窄,或有不正常的分泌物。
2. 糞便形狀改變
當糞便逐漸變細,腸道容易變得狹窄、出現病變。
3. 排泄黏液
腹瀉、腸炎時常會產生一些黏液,而在腸癌、瘜肉也會發生。
4. 便血或糞便帶血
5. 裏急後重
是指常有便意,感覺肛門裏總有糞便,常認為需要去廁所,卻又無法排便。
6. 腹痛
7. 貧血
臨床上不少大腸癌初期症狀就是貧血,尤其位於右側大腸病灶;不易用肉眼從糞便發現出血,常須靠隱血測試檢查。
8. 食欲不振體重減輕
9. 腹部腫瘤
少數會以腹部腫瘤表現;有些是腫瘤太大,或轉移至其他臟器的表現。
10. 轉移至其他器官
少數病人發現腫瘤時已屬末期,透過臟器轉移症狀才診斷出來,例如轉移至肝臟引起黃疸,轉移至骨頭而導致疼痛
資料來源: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同時列出直腸癌6大高危群組:
● 有大腸瘜肉者
● 大腸癌家族史者
● 癌症家族史者
● 慢性腸發炎者
● 肥胖者
● 長期攝取高油脂、高熱量飲食者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