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11/02/2025

靠包裝便可以鑑定一件古董文物?搞收藏的人,要戒掉兩個壞習慣!

  人靠衣裝,佛靠金裝,贗品靠包裝?

 

  最近十年八年,不少二三線拍賣行經常強調拍品出自日本舊藏,同時展示一個個所謂古老的木製共箱,試圖說服潛在買家既然共箱是舊的,裝在裏面的拍品也應該是舊的!這一招是否行得通,以我多年來的觀察,這一招往往是適得其反,因為除了沒有潛在買家會相信一個舊的共箱,可以證明拍品是出自日本舊藏之外,更會引起潛在買家的疑心,更加小心翼翼地鑑定拍品!話雖如此,但不少二三線拍賣行還是樂此不疲,令人懷疑拍賣市場是否真的有很多傻瓜!

 

  內地有一兩個專門製造日本式共箱的木匠,已是公開的秘密。有人將贗品重新包裝,放進新造的共箱之後送去日本拍賣,也不是甚麽商業秘密,行家都瞭如指掌,資深收藏家也知之甚詳!

 


隋代白釉梅瓶(付共箱) 東京中央

 

  騙子總有很多花招,或者可稱之為「掩眼法」。我最近收到一段微信,是一個所謂書畫收藏家經朋友轉發給我的圖片,有黃公望、林良、唐寅的作品。三位都是元、明兩朝的大名家,擁有一幅他們的真迹便足以令人致富,何況三幅!三幅畫作都貼上「中華民國故宮博物院館藏」的標籤,令人莞爾!

 

  曾經有文物販子向我兜售所謂慈禧穿過的三寸小布鞋,殊不知慈禧是滿州人,是大腳的!亦有文物販子向我兜售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聲稱王羲之酒後所寫的《蘭亭集序》已失傳,這是他幾天後重寫的其中一本,害我花了不少時間硏判真假!

 

 

  以上的包裝,包括語言的包裝,都是低級包裝。那麽,怎樣才算是高級包裝?

 

  一支藏在鞋盒裏的雍正粉彩瓶子、一支用來做燈座的雍正粉彩橄欖瓶,無論故事是真是假,也比較引人入勝。至於借助名人名氣推銷的拍品,如埃及法魯王和末代皇帝傅儀的名錶,潛在買家雖然明知是假,但聽起來還是比較動聽!

 

  聰明的買家是不會理會任何包裝的,尤其是語言藝術的包裝!

 

  搞收藏的人第一樣要戒的是聽故事的習慣,任何故事都是引君入甕的招數;第二樣要戒的是看包裝買貨。華麗的包裝是糖衣毒藥,看似有點歷史的包裝更是砒霜!

 

  除了「掩眼法」之外,騙子亦常用的一招是「轉移視線」!曾經有騙子給我看一枚勞力士古董錶,皮带是原廠的,錶身、錶肉卻是新的!

 

  騙子的騙人伎倆層出不窮、多不勝數!搞收藏,無論收藏甚麽,不懂便請教真正的專家,不可心存僥倖!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The Philosophy of love

You May Also Like
#收藏 #藝術投資 #古董投資 #Art & Culture #古董 #文物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