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5-02-25

新加坡成智慧國之關鍵︰從加強數碼基建,到以人為本智慧科技,香港值得借鏡嗎?

  新加坡自2019年起在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的「智慧城市指數」(Smart City Index)一直位處全球十大,更是亞洲首位,成為領先的智慧國度典範,究其成功原因,在於其建立智慧國的持續決心。

 

  該國在於2014年首度推出的「智慧國1.0」(Smart Nation 1.0)計劃,當時列出三大方向,包括數碼經濟、數碼政府及數碼社會,聚焦發展大數據、物聯網(IoT)、人工智能(AI)、網絡安全(Cybersecurity)等技術,藉此加強數碼應用能力。

 

  十年以來,新加坡的數碼基礎設施已有長足發展,99%政府服務可在網上完成,99%家庭也有網絡連接。去年10月在「智慧國1.0」計劃實施十周年之時再下一成,推出了「智慧國2.0」,提出三大方向:信任、增長和社區(Trust, Growth, Community)。驟眼看來,這三個願景好像和數碼科技關係不大,但細心思量,就看出當中智慧。

 

  「信任」是指提高數碼安全,防止網絡欺凌,在日益複雜又充滿危機的數碼世界中保障市民,尤其是年輕人及長者的數碼安全。具體工作包括推行新數碼基礎設施法案及成立專門機構,應對網上危害。

 

  「增長」則是通過AI與創新科技,推動經濟增長。具體工作包括大力投資於AI科學計劃,鼓勵跨學科合作和研究;又支持中小企業使用AI工具,以及成立「智慧國教育工作者獎學金」(Smart Nation Educator Fellowship),培育人才。

 

  「社區」集中處理科技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比如社交孤立和互聯網上海量不盡不實的訊息。具體工作包括推廣網絡健康教育,為不同年齡群組的市民提供更多數碼技能課程。

 

  檢視新加坡智慧國計劃發展的十年歷程,極有啟發。由1.0積極加強數碼基建,到2.0以科技推動社會和諧,銳意改善人文精神的福祉,體現「以人為本」的智慧城市宗旨。其「以人為本」的方針更盡顯於不同類型的國家重點項目當中,如在2017年推出的國家資助研究項目「新加坡降溫計劃」,便鼓勵運用尖端科技如GIS,以數據為本作出決策,優化城市環境,並提升城市效率。往後,該國還繼續撥款數以億元支援研究城市可持續發展策略,務求切實提高人民的生活質素。

 

  誠然,互聯網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流行後,為世界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大家享受科技發展的成果時,亦開始面對其破壞。例如網絡社交孤立引起的精神健康問題,以及網上欺凌和詐騙所帶來的焦慮和壓力等。如何以科技推動經濟,提高國家競爭力之餘,又能令社會凝聚共識、關愛共融,是一個重要課題。新加坡建立智慧國1.0再進化至2.0的過程,正好提出一個令人鼓舞的新方向,同時引證了「以人為本」才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醫護之選 | 維柏健【加拿大關節銷售No.1】指定產品買1送1 (優惠期至25/2/2025)► 了解詳情

更多智慧城市5.0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AI #新加坡 #智慧城市 #創科 #數碼轉型 #智慧生活 #Smart Living #數碼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