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9
港股大升,集中在幾隻恒指成分股(有片)
情人節前一日(13日),我和學生在西貢食海鮮和行山,當日港股早段飆升666點,下午2時過後倒跌788點,收市由升轉跌,早上殺淡友,下午殺好友,唔少短炒的人輸凸。當日和學生沉浸欣賞大自然風光,沒有進行任何買賣操作,錯過當天恒指最多666點的升幅,孰料次日(14日)卻迎來強勢高收805點,真可說是「人算不如天算」。
2022年10月到2023年1月短短3個多月,恒指從低位上衝逾8000點;2024年8月到2024年10月短短3個多月,恒指從低位上衝近7000點。由往績看,最新這波升浪,有望達到我今年的目標25000點,甚至不排除上試26000點。然而,從目前大升股票的集中度看,若要「大時代」重臨,還要其他股票追升。
恒指今次升浪,有望帶動大市升至25000點。(Shutterstock)
「大時代」來臨時,通常是恒指成分股齊齊大漲,但今次恒指從1月中低位18671點,升至上周三(12日)的21857點,累計升幅1798點,其中1461點,即80%有多的貢獻,都是來自滙控(00005)、阿里(09988)、騰訊(00700)、小米(01810)、港交所(00388)、比亞迪(01211)、中芯(00981)這七隻股份。換言之,其餘76隻成分股,佔恒指升幅不到20%。幸好我持有頭五隻股份,不然便享受不到今次升浪。
上述股票中的幾隻科技股,當然是受益國產AI大模型DeepSeek帶動的估值重估,而大市單日成交有時高見3700億元,甚至4000億元,亦令港交所股價攀升。至於中芯,去年利潤近腰斬至僅4.93億美元(未審計),我認為並不匹配其市值,市盈率更是接近100倍。
從陰謀論的角度說,升幅集中、推升指數,背後極可能是莊家殺牛熊證的企圖;而從港股歷史走勢看,升幅不平均,往往意味升市短命。
下一步,大家應觀察升市的集中度會否擴散到更多股票。今個星期初,騰訊發力,美團(03690)、中移動(00941)及友邦(01299)等恒指權重股亦追落後。期望下星期三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有好消息,帶動其他本地股份,特別是地產股追升。
且看下周三公布《財政預算案》後,本地地產股能否追升,令大市升勢更全面。(Shutterstock)
恒指公司即將公布最新季度檢討結果,相關變動3月10日生效。我預計屆時滙控、阿里及騰訊的權重會有所降低,回落至8%上限,權重下調或帶來沽盤。此外,港股節節上升,但近期幾個交易日深港通卻錄淨賣出,也值得留意。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親友自殺離世遺屬如何自處?身邊親友應該怎樣陪他們走出人生最低谷?►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