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 | 中國官方及市場反應 (不斷更新)
03/04/2025
是否計劃9日前與美談判關稅,中方回應:磋商解決分歧
在今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彭博》記者提問稱,中國是否計劃在4月9日之前與美方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特朗普採取的最新行動是將中國視為首要目標?中方是否認為這是中國與其他經濟體,比如東盟或歐盟走近的機會?
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回應表示,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現在美方需要做的是糾正錯誤做法,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同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通過磋商解決經貿分歧。
郭嘉昆強調,美國單方面加徵關稅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損害的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也無助於解決美方自身的問題。大家看得很清楚,越來越多的國家反對美國加徵關稅等單邊霸凌行徑。
美國將對中國商品徵收34%對等關稅,連同此前公布的20%附加關稅,美國對中國進口貨品稅率達54%,而以2025年1月最新數據計算美國對中國的平均關稅稅率已為10.66%,對等關稅落地後,最新平均關稅稅率將達至64.66%高位。
商務部:中美經貿部門一直保持溝通,願磋商解決問題
中美經貿團隊目前是否有舉行面對面會談的計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在例行發布會表示,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3月26日應約與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舉行視頻通話,中方已發布新聞稿,中美兩國經貿部門一直保持溝通,中方願與美方就兩國經貿領域重要問題進行交流,通過平等對話磋商,解決各自關心問題。
進口牛肉全球保障措施調查將充分考慮各方意見
就中國對進口牛肉發起全球保障措施調查,何亞東表示,中國調查機關嚴格依照中國法律和世貿組織規則,開展案件的調查和進行信息披露,目前已經完成了發放問卷,召開聽證會等調查工作,下一步中國調查機關將依法審查核實信息和評論意見,充分考慮各利害關係方評論意見,並在規定的調查時限內,依據事實和法律,做出客觀的公正的裁定。
外交部回應對等關稅:敦促美方糾正錯誤,磋商解決分歧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今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表示,美方打著「對等」的幌子,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輸美產品加徵關稅,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嚴重損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將採取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正當利益。中方多次強調,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中方敦促美方糾正錯誤做法,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同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磋商解決貿易分歧。
美國將對中國商品徵收34%對等關稅,連同此前公布的20%附加關稅,美國對中國進口貨品稅率達54%,而以2025年1月最新數據計算美國對中國的平均關稅稅率已為10.66%,對等關稅落地後,最新平均關稅稅率將達至64.66%高位。
商務部:堅決反對美對進口汽車加徵關稅,突顯霸凌底色
就美國從4月3日開始對所有的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稅,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在例行發布會表示,中方堅決反對,232調查關稅措施早已被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裁定違反多邊貿易規則,而此次美方基於6年前所謂的汽車232調查報告採取關稅措施,再次以國家安全之名,行貿易保護知識,很多的貿易夥伴都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全球汽車產業高度依賴跨國的產供鏈,美方措施人為割裂美國與其他地區的產供鏈關係,既無助於所謂的國家安全,也幫助不了美國的國內產業,只會突顯美方措施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凌主義底色。
分析:關稅提升中國寬鬆政策緊迫感,4月降準預期漸濃
美國將對中國商品徵收34%對等關稅,連同此前公布的20%附加關稅,美國對中國進口貨品稅率達54%,而以2025年1月最新數據計算美國對中國的平均關稅稅率已為10.66%,對等關稅落地後,最新平均關稅稅率將達至64.66%高位。
對等關稅超出市場預期,外電引述分析人士認為,關稅加強了中國刺激經濟的緊迫性,推升人行4月份降準的可能,但降息預期節點為6月底或7月初。
《彭博》引述東方匯理銀行駐香港的研究主管治曉佳指出,預計中國更有可能採取相對克制的態度,避免貿易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後續或將加大國內政策寬鬆力度以提振內需,考慮到注入流動性以及支持市場情緒的需要,4月降準的可能性在提升。
澳新銀行資深中國策略師邢兆鵬認為,關稅風險推升了4月份降準的可能性,當月流動性缺口較大,但降息預期節點為6月底或7月初。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宏觀策略主管劉潔表示,中國通貨緊縮壓力可能進一步加劇。這意味著在下一次降息窗口不確定的情況下,人行將需要通過其他方式--尤其是中期借貸便利(MLF),加大貨幣政策支持力度。此外,不排除今年晚些時候政府債券發行規模會增加。
《路透》引述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此前2月、3月加徵關稅的影響會在4月中國出口數據中有所體現,本輪加徵對等關稅的影響,或許要到6月出口數據中才能看到。當前不僅對美出口面臨較大挑戰,美國在全球範圍實施對等關稅,短期內將對全球產業鏈形成很大擾動,外需整體放緩風險值得高度關注。綜合考慮當前外部經貿環境變化、房地產市場走勢及物價水平,二季度「擇機降準降息」的時機趨於成熟,落地的可能比較大。
分析:美企加速供應鏈替代,中企抵抗加稅要產業升級
美國新關稅如期而至,總統特朗普指出,中國對美國商品徵收的關稅高達67%,因此將回敬約一半的「折扣」關稅,對中國商品徵收34%的關稅。連同此前公布的20%附加關稅,美國對中國進口貨品稅率已達54%。《財新》以2025年1月最新數據計,目前美國對中國的平均關稅稅率為10.66%,對等關稅落地後,最新平均關稅稅率將達64.66%高位。有專家分析,要抵抗美國加稅帶來的負面影響,持續創新、產業升級是關鍵路徑。
專家:放棄美國市場並不現實
據《財新》報道,美國凱騰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韓利杰發現,加稅帶來的另一實際影響是,很多美國進口商首要關注的不是自己承擔新增的關稅成本或者讓中國供應商來對其買單,而是尋找替代供應鏈。
事實上,近年來已經有美國進口商在考慮「中國+1」或者「中國+N」,即除了主要從中國進口外,搭配一個或者多個進口國。以沃爾瑪為例,沃爾瑪在2023年1月至8月間有60%的貨物來自中國,盡管中國依然是沃爾瑪最大的商品進口國,不過這一數據已遠低於2018年的80%。沃爾瑪近年正積極地將供應鏈轉移至印度,從而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
中國也有商家將生產鏈上的某些環節外遷,試圖通過改變商品原產地的方式規避高額關稅,但在如今美國對全球加稅的背景下,是否「出海」或許需要重新考量。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實踐教授胡捷分析,2018年一輪的「關稅戰」中,有一部分企業就曾實施降本策略,逐漸把增加的成本消化,「但是降本是有極限的」。而放棄美國市場,也並不現實,「美國畢竟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 一名出海美國的頭部飲料品牌人也表示,暫時不會考慮退出美國市場,「畢竟這個市場很大」。
分析:持續創新、產業升級是關鍵路徑
中國商務部則鼓勵外貿企業拓展內銷渠道。在3月25日的例行發布會上,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副司長李維正介紹,今年商務部將暢通「外貿優品」內銷渠道,搭建外貿企業擴內銷平台;還將摸排外貿企業內銷需求,建立重點外貿優品企業名單。此外,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國內外貿易標準認證銜接調查,降低企業市場轉換制度成本。
但有鞋類貿易商表示,外貿轉內銷很難實現,「國內沒有這種需求,商品品種也不對路,如果我們的產品放到國內市場,可能一雙都賣不出去。」
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暉指出,雖然美國的進口商在降低從中國採購的比例,但國內有技術優勢、全產業鏈成熟的產品難以被其他國家替代,在加徵關稅的大背景下,國內很多「低質」供應商在未來可能會被出清,「這是國內外市場共同調節的結果」。韓利杰也表示,要抵抗美國加稅帶來的負面影響,持續創新、產業升級是關鍵路徑。
中國商務部:美對等關稅是典型單邊霸凌,敦促立即取消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方宣布對等關稅回應,對此堅決反對,並將堅決采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發言人指,美方聲稱自己在國際貿易中吃了虧,以所謂「對等」為由提高對所有貿易夥伴的關稅,這種做法罔顧多年來多邊貿易談判達成的利益平衡結果,也無視美方長期從國際貿易中大量獲利的事實。美方在主觀、單方面評估基礎上,得出所謂「對等關稅」,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相關方的正當合法權益,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對此,很多貿易夥伴已經表達強烈不滿和明確反對。
敦促美方與貿易夥伴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分歧
歷史證明,提高關稅解決不了美國自身問題,既損害美國自身利益,也危及全球經濟發展和產供鏈穩定。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單邊關稅措施,與貿易夥伴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分歧。
美取消中國小包裹關稅豁免,服飾股領跌,家電股走低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5月2日起取消對價值800美元或以下的中國小額包裹關稅豁免,料對以平價服飾零售起家的Shein、拼多多旗下Temu、阿里巴巴旗下國際電商平台等造成衝擊。這一政策可能還會影響其他依賴小額包裹出口的中國製造商和供應商,特別是在消費電子、家居用品和小商品領域。
滬深紡織服飾板塊目前領跌,華利集團(深:300979)挫18%,康隆達(滬:603665)大跌7.3%,開潤股份(深:300577)跌6.7%,偉星股份(深:002003)、百隆東方(滬:601339)、海瀾之家(滬:600398)等跟挫。
家電股跌幅亦靠前,歐聖電氣(深:301187)挫13.8%,石頭科技(滬:688169)走低8.2%,奇精機械(滬:603677)跌8.5%,新寶股份(深:002705)、海信家電(深:000921)跌幅均超6%。
中間價逾兩月低,即期開貶275點,美關稅達54%
美國新關稅如期而至,總統特朗普指出,中國對美國商品徵收的關稅高達67%,因此將回敬約一半的「折扣」關稅,對中國商品徵收34%的關稅。連同此前公布的20%附加關稅,美國對中國進口貨品稅率已達54%。另外,特朗普還簽署行政命令,取消對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的小額包裹豁免關稅政策,由5月2日起生效。
人民幣兌一美元中間價今報7.1889,較上個交易日跌96點子,創1月17日以來逾兩個半月新低,和路透預測偏離收窄至約650點。
人民幣兌一美元即期匯率(CNY)今早低開275點子,報7.2994,上個交易日即期匯率收盤報7.2719。
市場人士指出,特朗普掀起新一輪貿易戰後全球市場進入動盪模式,人民幣中間價略有放鬆,後續需要密切關注離岸人民幣流動性是否會收緊。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特朗普的關稅戰將引發全球經濟急劇放緩,接下來將重點關注特朗普是否願意就關稅進行談判以及貿易夥伴的反制措施。在特朗普宣布新關稅後,交易商明顯推高6月降息的可能性,還加大了對美聯儲今年至少降息三次的押注,而且年底前第四次降息也不是那麼不可能了。
中金:對等關稅超預期,將加劇美國經濟「滯脹」風險
中金公司最新研報指出,特朗普正式宣布「對等關稅」,幅度超出市場預期。對等關稅或將加大不確定性和市場擔憂,並加劇美國經濟「滯脹」風險。
中金測算顯示,關稅或推高美國PCE通脹1.9個百分點,降低實際GDP增速1.3個百分點,盡管也可能帶來超過7000億美元的財政收入。面對「滯脹」風險,美聯儲只能選擇等待觀望,短期內或難以降息。這將進一步加大經濟下行風險,增加市場向下調整壓力。
美國宣布5月2日起取消內地及香港小額包裹關稅豁免
在推出對等關稅的同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亦簽署行政命令,取消內地及香港小額包裹關稅豁免,5月2日起生效。價值低於800美元的貨品會按貨物價值徵收30%關稅或每件徵收25美元,6月1日起會增加至每件50美元;此外,美國商務部會在90天內評估措施會否擴展至澳門。
白宮聲明稱,海關及邊境保護局每日平均處理約4百萬個小額包裹,新措施是針對將非法藥物混入小額包裹的中國運輸公司,以填補關稅漏洞。
【你點睇?】5支的士車隊陸續投入服務,提供網約服務及電子支付等,收費較咪錶價高,你會否考慮選用服務?►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