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5-02-18Photo: 圖片由作者提供

民進黨主動獻保護費乞憐

  特朗普上任後關稅戰流彈四射,自詡和美國同屬民主價值聯盟的民進黨當局,亦無法倖免,終於被迫交「保護費」。

 

  特朗普上周宣布「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計劃,下令檢視貿易夥伴對美國的「不對等」措施,並再度點名台灣搶走美國的芯片生意。賴清德隨即舉行臨時「國安會議」,宣布將軍費增加到本地生產總值(GDP)3%,形同先主動獻出保護費,希望美國老大哥對台灣芯片業手下留情。

 

  有別於加拿大和墨西哥,她們面對特朗普揮舞加稅大旗,都先表達強硬態度回應,後續以協商解決問題,民進黨當局竟根本省略討價還價的步驟,選擇乖乖就範。

 

特朗普點名台灣芯片業搶走美國生意,賴清德即乖乘提高軍事預算繳交「保護費」。

 

  筆者認為,賴清德的決定未必能讓台灣逃過一劫,原因在於軍費佔GDP 3%是拜登時期的要求,特朗普競選時期接受《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專訪時提到,台灣的軍費應提升至GDP的10%。以特朗普獅子大開口的商人個性,不可能滿足於3%,隨時會要求台灣再加碼。

 

  民進黨要增加軍費,面臨更大的問題是立法院由國民黨和民眾黨控制,預算隨時會遭到否決,連帶讓美方視為台灣不願承擔足夠的防衛責任,進而影響美方的軍事承諾,甚至干擾台美其他在經濟科技合作的談判。

 

  而就算在野黨以大局為重,通過預算,錢從何處來也是大問題。

 

  台灣今年度軍費4760億新台幣(約港幣1122億),佔GDP約2.45%,要達到GDP的3%,還要追加至少1050億新台幣(約港幣248億)。台灣的軍事專家揭仲就以GDP每年成長百分之二來計算,2026年與2027年3%軍費的金額分別為8093億(約港幣1908億)與8255億(約港幣1946億),以目前政府部門編列的收支根本無法因應,只能以特別預算方式籌足。所謂特別預算,大多是指舉債方式,這樣漫無止境的增加下去,結果只有債留子孫。而且這也只是以GDP的3%來計算,如果特朗普「仁慈」一點,最後只要求加到5%而非10%,除了每年舉債外,包括社會福利、醫療、教育以至基礎建設預算都會受到嚴重排擠。大家辛苦賺錢交的稅金,大部分都用來孝敬美國軍火商。

 

未來如台灣將軍事預算增至GDP的5%,勢必排擠政府部門的社會福利和教育等支出。

 

  賴清德先舉白旗投降,其實可能無助於解決美國要對台灣芯片業開刀的政策。從近期傳出,美方有意讓台積電和英特爾(Intel)合併等消息來看,特朗普要的不只是台灣高科技公司到美國設廠生產,而是這些先進技術全部要被美國老大哥掌握。

 

  近年無論美國民主黨或共和黨政客的發言,可以看出台灣之所以對美國具有非常高戰略價值,並非民進黨口中的民主價值同盟,更非所謂身處第一島鏈的重要戰略位置,而是台積電的不可替代性。如果在美國的壓力下,所有研發和先進技術都被美方掌握,台灣對美國的重要性將大幅減少,一旦台海發生戰爭,美軍願意提供的協助當然會大打折扣,更遑論替一個沒有高科技利用價值的島嶼和北京開戰。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更多台灣熱話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台灣 #台灣熱話 #港台評論 #賴清德 #台積電 #芯片 #兩岸關係 #中美關係 #大國博弈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