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4
傳統的士與網約車不能共存?
香港作為銳意發展成智慧城市的國際大都會,政府早於10年前已想推動網約車發展,但由於的士牌照已被資產化,加入經營成本較低的網約車服務,勢必嚴重打擊的士的收益,但政府又無法(或不想)杜絕網約形式的服務,致使過去10年網約車變成網約白牌車,市民已經習慣使用,的士的經營亦江河日下,的士牌價由10年前720多萬元,大幅下跌至今年280多萬元,而的士老派式服務亦漸漸令市民不滿。傳統的士已經到了臨界點,政府一方面推動傳統的士改革,例如推出的士車隊制,但同時為網約車合法化做準備。政界傳聞,政府極可能會制定出一套既能平衡網約車發展及保護的士權益的方案,並可能在今年內推出。
的士牌價由10年前720多萬元,大跌至今年280多萬元。(Shutterstock)
的士業界原本計劃在3月5日舉行大罷駛,但經過政府斡旋,業界已放棄計劃。今次事件能夠迅速解決,以及業界及官方的反應,都顯示出政府正在「做緊嘢」。有政界人士分析,目前是政府出手擺平這拖延了10年的老問題之最好時機,因為業界已經不能承受牌價持續下跌的風險,而目前白牌車「不公平」的競爭條件,包括無需牌費、毋須支付高昂的商業車保、自行定價等等的優勢,令到業界急於杜絕不合法的白牌車活動,所以業界有更大空間與政府商討合法化的條件。另一方面,政府亦想盡快解決問題,因為香港是全國網約車服務最落後的城市,實際早已說不過去,同時目前網約白牌車毋須繳交牌費及稅收,令政府蒙受巨大損失,所以無論從任何角度分析,政府極需要將白牌車納入規範。
警方一直有進行打擊白牌車的執法行動 (AP)
至於具體的方案,相信起碼可以維持的士有生意可做,的士牌價維持穩定。首先,在此前提下,網約車規範化的建議必須加入種種限制,例如參考澳門的做法,網約車只能透過網約提供點對點式服務,或指定的特別服務,以防合法化後網約車在街上接載散客,務求可以製造的士及網約車市場的差異化;第二,限制網約車的發牌數量,目前全港有近2萬個的士牌照,大約每日可以服務60萬次乘載,若增加發牌數量,則需要有數據支持;第三,網約車需要支付牌照費用,經營者亦需要按法例規定繳交稅款,政府未必沿用舊式的永久性牌照模式,或改為要求經營者每年繳交牌照費用;最後,納入規管後,政府將加強打擊白牌車,杜絕不公平的競爭情況。
據說,政府正逐一研究各項建議及數據,目前仍有一定變數,但規管的目標是既定政策不會改變。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