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與人連結互傳微生物群!多與開朗心態良好的人相處,共享好菌促進健康!
很多研究已證實,與人連結(Social Connection)可以令人活得更久、更健康。擁有朋友和伴侶的人,對自己的生活更滿意,患憂鬱症和因患心臟問題而死亡的風險更小。反之,當人們因為孤立、孤獨或人際關係品質不佳而缺乏社會連結時,會增加心臟病、中風、焦慮、憂鬱和失智症等疾病的風險,而這類人過早死亡(Premature Death)的風險比其他人多29%。這麼多的研究告訴我們,人類其實是需要彼此的。在我們的人生,有 「人」總好過無 「人」。
但再進一步問:要有甚麼 「人」在旁,人生才更美滿呢?
關於 「與人連結」題目上,近期耶魯大學於 11 月 20 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有更突破性和啟發性的發現:原來經常接觸或聯繫的人(包括家人、伴侶、朋友、同事等),他們的微生物群(Microbiome)表現出極大的相似性。甚麼是微生物群呢? 微生物群也稱為正常菌群,通常生活在我們體內特定的環境中,例如腸道、皮膚、口腔等部位。健康的微生物群對人有益,它們能夠幫助我們的消化系統,亦可保護我們免受病原體侵害和維持免疫系統。研究發現,當我們接觸其他人的時候,包括說話、觸摸、握手、擁抱、共用物品等,會互相傳播微生物群 ,這也解釋到為何經常接觸或聯繫的人,微生物群(尤其是胃腸道中的細菌和其他微生物)會呈現極大的相似性。有益的微生物群交換,猶如 「共享」 健康的細菌,對我們建立和維持多樣化和健康的微生物群非常有幫助,等如彼此幫彼此強化彼此的免疫系統。
但關鍵是:既然我們少不免要與人接觸,那我們寧願與誰互相傳播和交換微生物群呢?我的答案從來都是:人到中年貴精不貴多,只交正向、正面和正路的朋友,遠離負能量、麻麻煩煩和心地不好之人。這個耶魯大學的研究提供了多一個非常有說服力的原因:能量和心地不好之人,身心靈必全滿污濁之氣,和他們交換微生物群,簡直污染自己,所以愈少接觸愈好。反之,健康、開朗和心態好之人,體內陽氣和健康細胞都充盈,必比麻煩友多很多好菌,和他們交換微生物群,大家都有益,健康一齊 「升呢」!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