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流感 │ 專家推薦流感患者攝取的5種營養素以加快康復;醫生解析甲流、乙流及普通感冒症狀
48歲女星徐熙媛(大S)於日本因流感併發肺炎逝世,令外界對流感關注度大大增加。有營養專家指患上流感後,應注意5類營養素補充,以預防7大流感嚴重併發症發生。
台灣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於Facebook發文表示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簡稱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影響呼吸系統,但嚴重時可引發多種併發症。今年初,劉博仁便曾遇見一名50歲的健壯患者,從國外回台後,竟因為染上流感致肺炎,致呼吸困難命危,需在深切治療部病房留院一星期,才轉到普通病房。劉博仁因此呼籲大眾勿對流感掉以輕心。
抗流感丨注意5類營養素補充
劉博仁表示一旦染上流感,其實可多補充以下5類營養素,以助長康復及預防病情惡化:
維生素 C
• 功能:提升免疫力、抗氧化、減少感冒期間的症狀嚴重度。
• 食物來源:柑橘類水果(柳橙、葡萄柚)、奇異果、紅椒、綠葉蔬菜。
• 補充劑量:一般保健:1000 mg/天;感冒時:可增至 2000 mg/天(分次服用)
維生素 D3
• 功能:調節免疫系統,減少病毒感染的風險。
• 來源:曬太陽(每天 15-30 分鐘)、深海魚、蛋黃、維生素 D3 補充劑。
• 補充劑量:一般保健:1000-2000 IU/天;感冒時:可短期增至 5000 IU/天,加速免疫反應。
鋅
• 功能:抑制病毒複製、減少感冒持續時間。
• 來源:南瓜子、紅肉、堅果、海鮮(牡蠣含量最高)。
• 補充劑量:感冒時建議 10-15 mg/天,最多不超過 40 mg/天。
益生菌
• 功能:支持腸道免疫,減少病毒感染後的腸胃不適。
• 來源:優格、泡菜、味噌、益生菌補充劑。
Omega-3 脂肪酸
• 功能:減少發炎,提升免疫反應。
• 來源:魚油、亞麻籽、奇亞籽。
抗流感丨攝取營養素注意事項
• 維他命C與感冒藥(止痛退燒、抗組織胺)建議間隔2小時,但若是腸胃敏感者,建議與食物一起服用。
• 鋅不建議與抗生素(如四環黴素、喹諾酮類抗生素)同時服用,應間隔 2 小時以上。
• 維他命D3、Omega-3 與一般感冒藥物無明顯交互作用,可搭配食物一起服用以提升吸收率。
• 如果服用抗生素時,不需要停用益生菌,但應與抗生素間隔 2 小時以上。因為抗生素會殺死腸道內的好菌與壞菌,同時補充益生菌可降低腸道菌叢失衡,減少腹瀉與腸胃不適的風險。
抗流感丨流感7大嚴重併發症
劉博仁又指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除了影響呼吸系統,嚴重時更可引發7大嚴重併發症:
• 肺炎:最常見的嚴重併發症,可能由流感病毒本身或二次細菌感染(如肺炎鏈球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
•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嚴重肺部發炎導致呼吸衰竭。
• 心肌炎:病毒感染引起心臟發炎,可能導致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
• 心包膜炎:心包膜發炎,導致胸痛與心臟功能異常。
• 腦炎:流感病毒直接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可能導致意識混亂、癲癇或昏迷。
• 吉巴氏症候群(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一種自體免疫反應,導致肌肉無力或癱瘓。
• 橫紋肌溶解症:流感感染可能導致肌肉細胞損傷,造成急性腎衰竭的風險。
拆解甲流/乙流/普通感冒症狀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接受訪問時表示,流感高峰期一般出現在1至2月及7至8月,流感症狀又與感冒、新冠肺炎頗為相似。醫生教大家分辨方法:
• 感冒:一般情況下,多為輕微的呼吸道感染,症狀相對較不明顯,患者亦有較大機會在短時間內自行痊癒。
• 流感及新冠病毒:大多會出現疲倦、發燒、肌肉痛、頭痛等症狀。
不過,醫生亦坦言,在臨床上即使行醫經驗豐富,也較難單憑症狀分辨兩者;因此建議可使用快速抗原測試進行檢測。
透過流感病毒抗原或核酸檢測的方法,患者更能明確清楚究竟是患甲型流感或乙型流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感染和臨床微生物科副主任醫生李冉、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分別指出「季節性流感」(甲流/乙流)的症狀區分:
臨床表現
• 甲流/乙流皆起病快,一般出現不適後第二天就高燒;
• 乙流的症狀會比甲流稍微輕微,爆發機率低,傳播速度相對慢,但同樣會有發燒、全身酸痛、喉嚨痛、咳嗽等症狀;
• 兒童染上乙流,更容易有嘔吐腹瀉的消化道症狀。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