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瀕死研究重大突破:科學家記錄到大腦活動,揭示臨終回憶人生重要時刻

瀕死研究重大突破:科學家記錄到大腦活動,揭示臨終回憶人生重要時刻

健康解「迷」

  死亡前後真的會出現「人生跑馬燈」?有外國研究日前首次捕捉到人類臨終前的大腦活動,證實大腦於死亡前後腦電波會出現極大變化,證實死亡過程間的確有可能會出現「人生跑馬燈」。研究人員兼神經外科醫生Dr. Ajmal Zemmar認為,這種研究有助為未來醫學決策帶來新挑戰。

 

  綜合外媒及《School Of Medicine》報道,路易維爾大學教授兼神經外科醫生 Dr. Ajmal Zemmar 早前曾於《Frontiers》發布一項有關「瀕死人類大腦中神經元」的新研究,指一名87歲加拿大癲癇患者在接受腦電圖(EEG)監測時,突然出現心臟驟停離世,令腦電圖意外錄得該名患者死亡前後900秒的大腦活動,亦是科學界首次記錄到瀕死人類大腦活動。

 

  根據該分析顯示,該名患者於心跳停止的前後30秒內,大腦中用於處理高階認知功能,例如集中注意力、做夢、冥想、記憶檢索、資訊處理和意識感知的腦電波「伽瑪頻率(gamma frequency)」激烈增加,而與記憶檢索相關的腦電波依舊活躍。Dr. Ajmal Zemmar 推測大腦通過產生與記憶檢索有關的腦電振盪,在逝者臨終前最後一次回憶重要的人生事件,與過去曾有瀕死體驗個案的事件報告吻合。

 

瀕臨生死|未來或將重新探討死亡定義

 

  報道又表示,科學家對於這種現象有兩種不同解釋,其中一種理論認為可能與大腦的生物機制相關,是由於缺氧環境促使神經元異常放電,導致腦電波活躍;另一類理論則認為是因為人體情緒記憶相關的杏仁核(amygdala)感受到死亡威脅時啟動並釋放大量記憶。

 

  Dr. Ajmal Zemmar 表示,雖然目前研究尚未確認死前出現「人生跑馬燈」的確切成因,但卻確實證明這是一種真實存在的情況,而這種發現可引發科學及哲學上多個角度的探討,例如對於「如何定義死亡」,可能需要重新探討具體時間:「心臟停止跳動時,因為大腦仍在繼續運作。除了心電圖之外,我們是否還應該記錄腦電圖活動來宣告死亡?」、「我們死亡的具體時間是甚麼時候?」這些探討亦可能影響器官捐贈的時間,為未來的醫學決策帶來新的挑戰。

 

瀕臨生死|心跳停頓患者10分鐘內沒有施救 死亡率達100%

 

  本港心臟科專科醫生王泰鴻醫生曾指出,醫學上沒有所謂的黃金時間,一旦出現心跳停頓 (Cardiac arrest),即昏迷不醒、沒有心跳、沒有血壓,就要立即進行CPR及使用AED,而且愈快愈好。他又提到,如果病人心跳停頓(Cardiac arrest)後,每延遲1分鐘做CPR,或於未有在適當時候用AED,死亡率就會增加7-10%。即代表心跳停頓(Cardiac arrest)的患者,10分鐘內沒有接受施救,死亡率會接近100%。

 

心肺復甦法CAB程序(2020最新指引)

 

1. 壓胸-C (Chest Compression)

● 每分鐘100至120次的速率進行胸部按壓

● 成人胸骨的壓下深度為5-6cm

 

2. 氣道-A(Airway)

● 按額托顎,暢通氣道

● 不斷進行直至傷病者有復甦跡象

 

3. 吹氣-B(Breathing)

● 按壓與吹氣比例為30:2

● 每次吹氣時間約一秒

 

瀕臨生死|臨終7大徵兆

 

  紓緩專科醫生林國光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當病人將要離開世界,病人不一定會出現發燒、感冒等問題,大多會有以下跡象:

 

病人臨終7大徵兆

 

1. 非常疲累

 

2. 睡眠時間增加

● 一天可以睡10多小時

 

3. 呼吸節奏緩慢

● 正常人每分鐘呼氣12至14下;病人則每分鐘呼氣10下或以下

 

4. 手腳較冰冷

 

5. 出現紫斑

● 尤其是手掌、腳板

 

6. 身體溫度下降

● 身體循環系統和血氣不佳

 

7.  臉色蒼白

 

資料來源:紓緩專科醫生 林國光

 

資料來源:School Of MedicineFrontiers

 

轉載自晴報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