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感後遺症 │ 醫生提醒:流感重症可引發4大恐怖後遺症!心肌梗塞風險高2.3倍!2招避免病情惡化
正值冬季流感高峰期,台灣女星大S(徐熙媛)早前亦因流感重症不幸猝逝,有醫生就向市民示警,列出流感重症可能引起的4種恐怖後遺症,並教路2個方法避免流感病情惡化。
台灣重症科醫生黃軒近日於其個人Facebook專頁發文,示警市民「流感千萬不要重症」,指出流感重症患者如肺炎、腦炎,即使康復了,日後仍可能因為身體受損而引發長期後遺症,甚至增加慢性疾病的風險。
流感高峰期|流感重症可致4大恐怖後遺症
他引述研究,列出以下4大流感重症後有可能引發的嚴重後遺症,提醒市民小心。
1. 肺部損傷與纖維化
一項追蹤流感重症患者的研究顯示,約有18%康復者出現「肺纖維化」,導致肺功能永久下降;另一研究報告則指出,H1N1重症患者中約有10至20%人士可能出現肺纖維化的跡象,尤其是在經歷嚴重肺部損傷或需要長期機械通氣的情況下。
此外研究人員亦發現,由病毒引發的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會破壞肺泡結構,促使纖維母細胞異常增生,從而導致重症患者容易出現肺纖維化。
2. 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
黃軒引述研究表示,流感病毒可直接感染心肌細胞,引發嚴重心肌炎。
一項追蹤時間長達10年的研究發現,曾因流感住院者,日後罹患心肌梗塞的風險比常人高2.3倍;與此同時,研究人員亦發現由流感重症引發的急性發炎反應,會加速動脈內斑塊形成,繼而令心肌梗塞風險上升。
3. 神經系統後遺症
除了肺部及心臟受損外,流感重症亦有可能導致腦功能衰退。一份研究顯示,約有12%流感重症患者會出現認知功能障礙,這可能與病毒穿透血腦屏障或免疫反應損傷神經元有關。另外亦有研究發現,流感重症患者日後罹患罕見但嚴重的吉巴氏綜合症(GBS)的風險將有所增加,當中又以免疫反應過度者尤為明顯。
4. 免疫系統失調與慢性病惡化
黃軒表示,人體在染上流感後會持續呈「低度發炎狀態」,而這種狀態有機會誘發類風濕性關節炎或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免疫系統疾病;此外,流感重症亦會引起胰島素阻抗,使血糖波動加劇,導致糖尿病更難控制。
黃軒提醒,上述這些可由流感重症造成的長期後遺症突顯了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性,因此市民若想避免罹患流感重症,應盡快接種流感疫苗,並在確診後48小時內使用抗病毒藥物;而康復者也要定期追蹤肺功能、心血管及代謝指標,以降低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預防流感|10招「職場自保術」降傳播率
黃軒早前曾發文指出,流感高峰期期間辦公室內的病毒傳播風險大幅上升,影響打工仔健康。他引述過往研究指出,如生病同事在未有戴口罩的情況下,與其他同事對話15分鐘,傳染病毒的風險比起戴口罩高出4.7倍之多。而且,有實驗證明,開窗通風可降低82%的氣溶膠病毒濃度,但礙於天冷和辦公室裝修,未必能夠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流通。故此,他建議10招讓打工仔自保,正值流感高峰期仍能保衛健康:
1.每日清潔消毒
⚠ 傳播黑點:門柄、電梯表鈕、影印機、茶水間設備
☑ 用含75%酒精或稀釋漂白水擦拭,並每2小時持續清潔
☑ 勤用消毒濕紙巾擦拭清潔個人桌上的鍵盤、滑鼠
2.空氣流通管理
☑ 中央冷氣可加裝HEPA 濾網,每月清潔更換
☑ 【中小型辦公室為例】每小時開窗通風10-15分鐘如圖:
3.佩戴口罩
☑ 茶水間、會議室等人流密集區域佩戴外科口罩
☑ 如有同事咳嗽,建議改用N95口罩
☑ 除下口罩時避免觸摸口罩外層,脫下後立即洗手
4.勤洗手
☑ 接觸公共物品後和進食前必須用「七步洗手法」清潔20秒
☑ 隨身攜帶酒精搓手液
5.分流輪班制度
☑ 考慮「AB班輪班制」或「彈性工時」,減少辦公室人數密度
☑ 重要會議可改為以視訊形或進行
☑ 實體會議盡量控制在30分鐘內
☑ 出席時戴上口罩
6.桌面防疫屏障
☑ 加裝透明隔板可以阻檔飛沫直接傳播活交叉感染
☑ 避免借用他人原子筆、釘書機等物品
7.症狀監測機制
☑ 每日進入辦公室前先量測體溫,若出現發燒(高於37.5度)咳嗽,應回家休息
☑ 放置免費流感快測棒供同事自行檢測
8.疫苗接種
☑ 補助員工接種流感疫苗
☑ 增加公司內部的群體免疫力達至70%以上,方可有效降低中招風險
9.群聚感染處理
⚠ 單日內在同一辦公室有超過3人確診
☑立即啟動「消毒程序」全面消費者辦公室
☑安排在家工作3日
☑跟進發病同事「發病前48小時」的接觸史
10.防疫物資儲備
☑常備「緊急防疫箱」
- 內含備用口罩、血氧機、退熱貼
類別 推薦物品 使用時機
個人防護 立體外科口罩、護目鏡 搭乘電梯、會議時
環境消毒 次氯酸霧化機、UV消毒燈 下班後全辦公室殺菌
健康監測 非接觸式額溫槍、血氧儀 每日辦公室前檢測
資料來源:胸腔暨重症專科醫生 黃軒
流感肆虐|8大高危人士容易感染流感
本港家庭醫生林永和醫生接受訪問時指出,一般來說每年會有2個季節會爆發流感,街上會有很多人患傷風感冒,稍一不慎就會容易感染。若衛生意識不足,容易感染病毒,如兒童、長者等屬於高危族群。此外,若經常身處於高風險環境工作,如院舍職員、醫護人員等,同樣需要做好個人衛生,避免生病:
兒童 - 衞生意識不足
行動不便的長者 - 防備病毒的措施上有所鬆懈
糖尿病患者
癌症病人/免疫力低人士
孕婦
肥胖人士
醫護人員/院舍職員
家禽業從業員/屠宰員
資料來源:家庭醫生 林永和醫生
預防流感|預防5大貼士
本港呼吸系統專科醫生吳健聰醫生曾接受訪問表示,無論感染流感病毒、抑或其他傷風病毒,例如腺病毒或絕大部分新冠病毒,皆經由唾沫傳播,並呼籲大家應跟足政府呼籲,接種對應季節性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減輕雙重病毒夾擊風險。
若想要預防流感、傷風或新冠等病毒,應注意以下5點:
1.公眾地方戴口罩 - 病毒大流行季節期間,乘搭巴士、人潮密集的地鐵、使用公共廁所時,應戴上口罩。
2.勤洗手
3.不煙不酒
4.維持充足睡眠
5.維持足夠維他命C及鋅 - 兩種元素有助人體減低感染風險、加速痊癒。
資料來源:呼吸系統專科醫生吳健聰醫生
資料來源:Facebook@黃軒醫師 Dr. Ooi Hean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