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防大腸癌|最新研究顯示食用乳酪可有效降低風險!每週攝取適量即可
大腸癌於本港屬第二最常見癌症,亦是本港致命癌症中排第二;在2021年,大腸癌佔癌病新症15.3%。由於大腸癌是各款癌症與飲食關係最密切,所以多項預防癌症飲食研究,都包括大腸癌數據。上個月本專欄,就分享了一項最新英國研究,指出每天飲用乳製品,有效降低患上大腸癌風險。上星期,則有另一項大型研究,特別針對含有益生菌的乳製品 —乳酪,與大腸癌之關係。
為何特別研究乳酪?
跟其他乳製品不同,乳酪除了只是用牛奶製作而成的食品外,部分乳酪產品含菌的。由於益生菌有助增加免疫系統,改善腸道健康,與纖維及大腸內的腸道菌群有密切關係,所以研究人員就想找出,含菌乳酪會否有更大的防癌功效。
含乳酸菌的乳酪,通常含有多種菌種;當中以保加利亞乳桿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以及嗜熱鏈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是常用來於發酵牛奶製作乳(參考下圖成分表)。
為找出答案,研究人員分析超過150,000名人士長期生活數據,數據包括飲食、健康,及生活習慣的各款指數,當中亦囊括原味無糖乳酪與及添加糖乳酪,及其他乳製品。於研究期間確診大腸癌人士,研究人員亦分析大腸雙歧桿菌基因。
研究人員索取大腸雙歧桿菌基因的原因,是由於患大腸癌人士中,一部分是屬於雙歧桿菌陽性的大腸癌類別的。這組人士,就是研究人員追上追蹤其乳酪進食量。
最新研究:食乳酪減少雙歧桿菌陽性大腸癌腫瘤數目
研究結果指出,長期食用乳酪,對整體大腸癌風險並沒有影響。不過,研究人員發現,每星期食用最少兩份乳酪人士,其雙歧桿菌揚性大腸腫瘤風險則降低兩成。
研究人員估計乳酪降低此類大腸癌風險,是由於乳酪中的雙歧桿菌,進入大腸後產生短鏈脂肪酸,提高抗氧化及抗炎功效,增強免疫力及最終導致擁有抗癌特質。換句話說,乳酪中的活性乳酸菌,鞏固腸道細胞組織健康,抑壓雙歧桿菌陽性腫瘤生長。
每星期兩份乳酪
此研究得出的益處,來自每星期最少兩份乳酪。一份乳酪=3/4杯分量(約180毫升)。換句話說,即是一星期約360毫升乳酪。以香港常見獨立包裝乳酪一份有150毫升來說(如下圖),即是一星期進食最少2.3份。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