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紋身風險 │ 研究揭有紋身人士患惡性淋巴瘤風險高21%!紋眉、紋眼線、紋唇線前需要知道的事
現時紋身已變了時尚,男性和女性都有,社會上普遍對紋身已很接受,跟以前把紋身看成江湖人士標誌很不一樣,現在不少人會透過紋身的圖案或文字,去展現自己的個性、信念、偏好、甚至作為對一個人或寵物的愛和思念。
再引伸下去,紋眉/紋眼線/紋唇線等,其實也是紋身的一種,那是帶美容性質的紋身。紋身的大約工序:用儀器刺穿皮膚表層,好令墨水在真皮層永久(/半永久)地留下標記。我自己沒有紋身/紋眉/紋眼線的興趣,因為凡是植入在身上的東西,我都認為可免則免。但由於各式各樣的紋身在現時非常普遍,我反而有興趣去問:墨水含有甚麼成分才會做到永久或半永久性地停留在體內這個效果呢?這些墨水永久性地停留在體內,對身體有沒有影響?紋身有甚麼風險我們應該要知道的呢?不是叫大家不要紋身,而是希望大家認知所有應知的資料之後,再作決定。
有關紋身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近年有不少學者開始關注。去年2024年6月,在Lancet eClinicalMedicine 期刊裡,一班瑞典學者發表了一篇名為 “Tattoos as a risk factor for malignant lymphoma: a 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 study” (“紋身作為惡性淋巴瘤的危險因子:基於人群的病例對照研究”) 的研究報告,指出有紋身的人,患有惡性淋巴瘤的風險比沒有紋身的人較高——多21%的風險!而首次紋身年期不到兩年的人患惡性淋巴瘤的風險最高,隨著紋身年期時間的延長(三到十年),風險會降低,但首次紋身十一年之後,風險又會再次增加。又,風險大小與身體表面紋身面積無太大關連,關鍵是有紋還是無紋的分別。研究沒有證明紋身必會導致惡性淋巴瘤的因果關係 (causal relationship),但呈現了值得注意的相關性關係 (correlation) 。
根據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於2023年有關紋身的資料顯示,紋身的墨水含有很多化學成分,包括彩色染料、溶劑、pH調節劑、防腐劑、重金屬如水銀、鉛、銅、鎳、鎘、砷等,而黑色與深啡色紋身墨水含有多環芳香烴(致癌物質),橙色或紅色墨水含芳香胺(可改變人體的DNA結構和並引發癌症或其他病變) 。而當工具的消毒程序不足夠的話,會有發炎、感染 乙/丙型肝炎,和愛滋病病毒風險。
以上風險,公眾不能不知,那在作出各種紋身/紋眉/紋眼線/紋唇線決定之前,至少要懂得問紋身師/美容師:用甚麼墨水?墨水有甚麼成分?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 是從未核准任何紋身墨水的,若對方說,墨水來自美國,不要馬上就覺得安全,要問有甚麼成分兼看看包裝內容。若對方自己都說不清紋甚麼墨水在客人身上,那做客人的,還夠膽紋?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