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2025
告別新光戲院在即:《莎士對比亞》、《粵劇特朗普》、《金玉觀世音》,記念也記載粵劇以外的多元文化
Alex Lai
Alex Lai
前半生為傳媒人,曾於多本中外雜誌刊物、蘇富比及新世界集團供職,過去十年涉足水墨文化推廣、策展與輔導治療,唯難改囤積居奇,及蒐集香港文化事物習慣,持續學習「斷捨離」,琢磨「收」與「藏」的故事。
IG: @alexsklai
香港‧寶‧藏
逢周三更新
初三赤口與友共聚,百無禁忌,哪壺不提提那壺,談起經典的《大迷信》(1992),友人誤以為霑叔(黄霑)有份「演出」,我指正那是《大鹹濕》才對,眾人霎時笑不攏嘴,正合春慶。說起《大迷信》,因為監製李居明,仍然活躍術數界,也是北角新光戲院的「白武士」,在2011年出手高價頂租,並成立「盛世天戲劇團」,振興戲曲,積極推動粵劇文化。只是屹立英皇道逾半世紀的新光售予Island EEC教會,將於3月3日的告別戲落幕後便熄燈,正式步入歷史。
曾有好幾年在北角、鰂魚涌返工,總會路過曾被時代雜誌TIME在2009年評選為「遊客不可錯過的亞洲體驗」第七位的新光,替母親找找粵曲唱片,也看看大堂天花板上,那108盞比喻「108種煩惱」的波波燈,化解那時候工作某些不順遂的煩與戾,早前戲院開放予導賞團,重遊舊地不無感慨;記得在這裏也看過有點cult、由志雲大師與葉童演出的《莎士對比亞》話劇,及梅媽釋出版權播映梅姐99年拉斯維加斯演唱會,還有不時播映經典影片(如李居明小時候在這裏看過的《亂世佳人》)、藝術電影,與舉行音樂會(Hip Hop!),卻跟粵劇搭不上關係,不過這也是新光的多元化文化特色。
說回粵劇,近年最潮莫過於《粵劇特朗普》,這套被比為神劇的「時事處境劇」,因時應候補添新元素重演又重演,最新版本趁Trump就職剛於上周末開鑼,據聞一票難求,我最有興趣的,是Elon Musk的角色走向,聽到另一位術數師說馬斯克今年或遇「大鑊嘢」,故此想看看他在劇中有何下場;但數到儆世,李大師推介其編撰、2月24及25日上演的《金玉觀世音》,輔以精細小曲和舞台視像效果,演繹並傳遞觀音成佛的大智慧,替現代人消孽除障。
李居明十多年前接手新光初時,僅以一年多時間,以其獨樹一幟的風格及戲橋,撰寫出《蝶海情僧》、《金玉觀世音》、《大唐胭脂》、《聊齋驚夢》,《傾國傾情》,《俏孔明》及《潘金蓮新傳》七套新戲寶——李氏用《金玉觀世音》告別新光,饒富深意。
作為「粵劇中心」,新光戲院被譽為「粵劇殿堂」,自1972年開業以來,許多著名粵劇名伶如任劍輝、白雪仙、新馬師曾也曾在這裏登台。在粵劇式微的時期,新光戲院通過持續舉辦演出,為粵劇的傳承和發展提供重要支持,帶動「文化傳承」的主導角色,像大老倌阮兆輝領軍的粵劇演出計畫《三年粵歷三百年 · 始》,以古老排場戲探索粵劇的源頭;3月後,戲院內的橫樑對聯、「粵劇殿堂」牌匾、龍鳳木雕、紅線女題字等終將成歷史文物,他日未知會否重見;像太平戲院早兩年獲著書立說,新光戲院這一面粵劇文化里程碑,同樣值得被記載。
【你點睇?】DeepSeek發布受到關注,惟美國正調查其有否透過第三方購入先進晶片,你認為美方會否封鎖DeepSeek?►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