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2025

催婚的父母究竟想甚麼?養兒防老、為了填滿人生清單?「忠於自己」永遠是最後答案!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Ayu 阿愚

    Ayu 阿愚

    曾任職傳媒行業,不學無術,筆耕半生才悟出「識人好過識字」的大道理。患有輕度社交障礙,依靠與異性溝通來緩和不安情緒;習慣在單身主義與渴求歸宿的兩極中矛盾穿梭。

    我單身但我快樂

    逢周三更新

  本年度被親友探問何時拍拖、何時結婚、何時生子、何時買樓、人工多少、資產多少的公審大會(aka拜年),大概已告尾聲了!

 

  事實上,親友們問東問西大概只為找話題,或是伺機抬舉他們的小孩有多優秀。如實回答也好,胡鬧帶過也罷,反正我們活成怎樣,對他們來說根本不痛不癢。

 

  殺傷力最強、真正會叫你難過苦惱的,往往是來自父母的壓力,那是一種帶有窒息感的恐懼。你知道,不可能用應對親友那一套來對付他們,因為他們打正旗號是「為你著想」。沒完成使命,他們是.絕.對.不.會.罷休。

 

  可有想過,催婚背後,是怎麼一種心態?是甚麼令他們一直執著,鍥而不捨地逼令你要及早結婚、及早生孩子?先謝過那些養子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的父母,或許他們真的希望有人代替自己愛護你、陪伴你,他們的苦心非常直白,即使你暗自認為沒這個必要。

 

  可怕的是,有些父母催婚,並不是為孩子著想。

 

  華人社會,許多人一出生便綁住了先祖的靈魂,覺得人生最大的功德是傳宗接代,養育出優秀的孩子,一代比一代富裕興盛就更好。然後嘛,來到你這一代斷了弦,作為父母他們勸不動你,豈不是愧對列祖列宗!

 

  當然,有些父母的概念仍然停留在養兒防老,養大了孩子,他日老來孩子得倒過來奉養你、照顧你。他們的著眼點未必放在「傳宗接代」,所以生男生女並沒相干,甚至覺得女兒服侍更為細心周到。聽到你不婚不生,他們開始擔心了,你不養兒,老來怎麼辦?作為父母,他們用自己的思維去替你憂心,甚至有點怕沒人養你,你又怎樣養他們?難道就眼巴巴看著一家人敗在你的張狂任性?

 

  還有一類父母,他們有張人生清單,無時無刻都好像患上強逼症一樣,急於把它填好填滿。偏偏,他們想要做的事,卻非要靠你完成不可,例如「飲新抱茶」、「嫁女」和「抱孫」。缺了一項,便終日寢食難安。相比之下,誰家的生性兒女經已超額完成父母心願;我們這一家呢?就因為你這不孝兒,讓我們輸得慘烈,顏面無存。

 

  都聽慣聽熟,對嗎?他們所想的,我們都懂,但從辜負家人和虧待自己之間,我還是選擇了過自己想要過的人生。

 

  我的人生不符合你的期望,是我的錯嗎?

 

  沒遇上讓我很想成家的對象,是我的錯嗎?

 

  想一輩子孑然一身、了無牽掛,是我的錯嗎?

 

  倒過來說,有些人不想有下一代,是因為他們一輩子都忙於治療自己的破碎心靈;那個被逼認同父母的內在小孩,至今依然默默掙扎。不想複製父母的人生,害怕子女延續自己的不快樂,所以他們寧願背上不孝罪名,也要讓一切止於這裏。

 

  又可能,他們沒根本有甚麼控訴,只是純粹不想成家、不想有小孩,假如他們有錯,那個罪名大概是「忠於自己的想法」。

 

  反正身體自主,要是子女不肯就範,父母其實也沒奈何。

 

  2025年了,連人工智能都有自己一套思考模式。把人生還給自己的子女,不算是個過分的要求吧!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陳茂波強調預算案將以節流為主,醫教開支、2元乘車、公務員薪酬,你最認同哪個節流方法?►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Jazz Up Your New Year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