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2025
加關稅朝令夕改,特朗普舉棋未定
剛上任不到一個月的特朗普第二屆政府,上周宣布正式打響貿易戰,向中國及美國的兩個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進口關稅。加拿大政府迅速作出回應,宣布將向部分美國商品加徵超過1000億美元的關稅,墨西哥也準備對美國產品採取反制措施,中國則表示將向世貿組織提出訴訟,並將採取相應的反制措施。由於美加墨三國經濟緊密融合,貿易戰對美國的負面影響也會很大,從高速公路上的汽車到餐桌上的牛油果,美國都依賴產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各種商品,於是美國官方又在加稅命令生效前幾小時,宣布暫緩執行。從表面上看,特朗普的加稅手段達到了目的,因為加拿大和墨西哥分別表示將投入更多力量(包括部署軍隊)在與美國接壤的邊境地區打擊毒品走私和非法移民,但這個最新的「插曲」也說明特朗普可能是舉棋不定,仍在評估加徵關稅給美國經濟和民生帶來的打擊,因為此前預判可能不夠充分。
美國在1993年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簽署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三國互免進口關稅,在20多年時間裏建立了一個高度融合的大市場,能充分發揮各國所具有的比較優勢。眾多的產業鏈已將三國經濟緊密聯繫起來,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互助,共同繁榮。特朗普在第一個任期內提出要保護美國工人和農民的利益,單方面廢除了NAFTA,逼迫加拿大和墨西哥與美國重新談判,達成一個新的貿易協定,取名為《美墨加協定》(USMCA),2020年7月1日正式生效。根據美國政府貿易談判代表官網上的數字,三國之間的商品與服務貿易在2022年達到1.8萬億美元,其中美國的貿易赤字是1846億美元。
特朗普在第一個任期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簽署《美墨加協定》,兩國生產的絕大部分產品進入美國時並不需要支付關稅。(AP)
撕毀協議令美國喪失信譽
國與國之間簽署雙邊協議或多邊協議是國家行為,簽了就必須遵守,否則就會在國際上失去信譽,導致別人對與你簽署的協議也未必會認真執行。特朗普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產品徵收25%關稅,可以說是親手撕毀了自己簽署的協議,因為USMCA是在他任總統時簽署的國際貿易協定。按照該協定,加拿大和墨西哥生產的絕大部分產品進入美國時並不需要支付關稅。在墨西哥和加拿大投資設廠的企業不僅有本地資本,而且有大量美國資本,他們利用北美自由貿易區的良好貿易環境,30多年來為美國市場提供了較為廉價的商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可能要數汽車及汽車零部件。
20多年前,我在美國做記者時,曾經從德克薩斯州西南邊陲的埃爾帕索市(El Paso)過境到墨西哥一側的華雷斯城(Ciudad Juárez)採訪,了解到美國三大車企都在墨西哥設立了自己的工廠,主要產品包括各類汽車的儀錶盤。參觀工廠得知,由於儀錶盤下面布滿電線,要連接車上的不同部件,因此生產儀錶盤屬於勞動力密集型工序。墨西哥熟練工人的薪資遠低於美國同行,所以三大車企都充分利用墨西哥的廉價勞動力在墨西哥北部生產儀錶盤,產品進入美國毋須交關稅且交通方便,可以保證及時供貨。如今,一些歐洲汽車企業和少數中國車企也在墨西哥設廠,既是為了利用墨西哥的特殊地位(出口到美國免關稅),也因為墨西哥有足夠的熟練技術工人,能滿足車企發展的需要。
墨西哥的汽車工人技術熟練且薪資較低,成品出口到美國亦免關稅,故吸引不少外國車企到來設廠。(AP)
加拿大也有很多汽車廠,與美國三大車企的關係更為密切,以往在工會號召罷工時,兩國車廠的工人都會協調行動,互相支援。特朗普如果向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關稅,將會迅速影響到美國的汽車市場,媒體近日的報道稱,美國的普通私家車預料每輛將會漲價2000至3000美元,這難免要讓美國消費者頭痛。
此外,美國人日常生活中食用大量從墨西哥進口的蔬菜,其中常見於沙律中的牛油果,有超過90%來自墨西哥。有美國人開玩笑說,日後超市裏牛油果的價格,將是衡量進口關稅的新指標。顯而易見,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開徵關稅,美國的消費物價指數肯定要上漲,直接影響千百萬人的生活,並且有可能拉低特朗普的民意支持率。
美國人日常食用的牛油果,逾九成是從墨西哥進口。(AP)
加徵關稅的藉口隨意改變
特朗普在競選總統時說過多次,外國利用美國政府的錯誤政策,向美國銷售各種產品,造成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這是外國佔了美國的便宜,所以他一定要用關稅改變這一狀況,不能讓外國再佔美國的便宜。這是他當時反覆強調的說法,而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美國進口的大多是本國不再生產的產品,而且外國產品物美價廉,實際上是美國佔了便宜。
現在,特朗普對加拿大、墨西哥、中國加徵關稅的理由,變成了阻止人工合成毒品芬太尼進入美國和阻止非法移民進入美國。濫用芬太尼是美國人自己的問題,如果沒有美國內部的巨大需求,跨國販毒集團絕不可能這麼「生意興隆」。特朗普第一屆政府時,中美兩國已經在遏制芬太尼販運方面展開了合作,中國不斷加強管控,這是中方善意的體現,也是中國對加強國際合作、打擊毒品犯罪的貢獻。但特朗普卻毫不講理,顛倒黑白,利用美國吸毒氾濫的現狀來敲詐中國。難怪中國官方表示,希望美國「不要把中國的善意視為理所當然」,這句話含義頗深。
美國人濫用芬太尼情況嚴重,特朗普卻將之用作敲詐別國的工具。(AP)
索求多樣令協議難以達成
面對特朗普政府的高關稅,中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國都表示會採取反制措施,不會坐視特朗普為所欲為。加拿大和墨西哥是初次受害,傷痛入骨,所以立即表態,拿出反擊方案,這與2018年特朗普挑起對華貿易戰時中方的反應相似,但中美貿易的現狀已經與6年前大不相同。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已從當年的3.1%逐步提高,在特朗普執政的最後一年(2020年),美國進口的中國商品平均關稅已高達20%以上。2021年拜登政府上台後,全盤接收了特朗普對中國的高關稅政策,至今沒有降低,現在又額外再加10%,實際上達到30%至35%的水平,這對中國產品輸美構成巨大障礙,對中國沿海省份的出口企業必然帶來很大衝擊,影響中國的就業形勢。中國不可能不採取反制措施來維護本國企業和民眾的切身利益。
特朗普的高關稅政策,對中國產品輸美構成巨大障礙。 (AP)
特朗普顯然是把關稅當作「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藉關稅提出多種多樣的索求,想達到多個不同目標:既想靠加關稅來斂財(從美國廣大消費者身上刮錢來給少數富豪減稅);又想靠加關稅來迫使加拿大和墨西哥替美國守護邊境,阻擋非法移民;還想靠加關稅敲中國的竹槓來解決美國國內的吸毒問題。無論是加拿大還是墨西哥,作為獨立的主權國家,都不可能無休止地讓步,當觸碰到各國底線之時,關稅戰必然會「戰火重燃」。
關稅戰會演變成貿易戰,開打容易收場難,其結果將是各國民眾損失慘重,全球經濟倍受拖累,而特朗普也不可能得到他夢寐以求的「政治遺產」,只會在美國歷史上寫下不光彩的一頁:在其任內攪亂世界經濟發展,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損害美國民眾利益。如果意識到有這樣的可能性,特朗普就應從根本上改變政策,停止用關稅作為脅迫外國的手段,以避免一場影響世界各國的貿易戰。然而這可能只是一種正常思維下的合理期盼,特朗普畢竟是特朗普,往績已充分說明,外界對他不應有任何不切實際的期盼。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