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2025
70歲後的志願
志願,是否個個人都有?難以肯定。尤其踏入現今年代,究竟「躺平」又是否一個志願呢?
我輩小學時,人人要寫下「我的志願」。
我輩50年代出生,有一套既定的價值觀,尤其男生,必定要有遠大的理想。故此,入讀小學時,必須寫下「我的志願」(究竟7、8歲識乜?搞笑,今日的男生,可能到30歲仍一嚿雲,完全未知做人為乜及自己想做乜,你身邊可有三五十個?),人寫我又寫,結果,幾乎千篇一律:飛機師、醫生、律師、工程師、警察⋯⋯其實,這正正全部是上一代對下一代的期望,而未必是小小心靈的選擇。
現今一代年輕人的「我的志願」,除飛機師外,幾乎全面改變了50、60年前的價值觀。
好了,到17、18歲時,開始有思想了,同學間互相傾談時,發覺志願闊得多了,但仍離不開做公務員(尤其AO)、大集團(尤其英資)管理層、傳媒、拍電影、銀行、廉政公署(最多熱血青年嚮往)、學者⋯⋯
長大後才發覺,很多時「我的志願」是個白日夢。
究竟,我輩畢業後,有幾多真正做到「我的志願」?有意志的,八成!
不過,當大家入到「我的志願」行業時,起碼一半發覺,原來想象與現實是兩個世界。有些後悔,但咬咬牙捱到退休,包括律師、公務員、社工、教師⋯⋯甚至醫生護士,有些則中途抽身而出轉行。當然,也有不少在「我的志願」行業中成為翹楚。
真正做到「我的志願」工作時,可能原來是惡夢一場。
幾十年「殊」一聲過去,最近與大群舊同學團年,全部70歲過外,退晒休,正在享受/步向人生最後一段日子。年紀雖大,但百厭心態未改,坐埋隊多兩杯就亂鬼咁噏,噏吓噏吓,有人提出大家講講若有機會變回17歲,「我的志願」可有變改?
結果相當搞笑,且抽三個退休前成功人士樣辦,看看佢哋的心態。
大集團前總裁肥佬A:「我最想做財經演員,又或美其名的財經評論員,可以日日在各式媒介吹水亂噏,知啲唔知啲下評論各上市公司的投資潛質。自己唔買叫人買,衰咗唔使上身負責,你話幾過癮!我揸fit公司時,經常見到班友仔在毫無深入研究及分析下亂吹,但仍然有媒介畀地盤佢哋,真係好羨慕。下世投胎的志願,就是做財經演員。」
財經評論員人人做得,可以亂噏,故質素參差,例如我這「二打六」。
馬會退休高層高佬B:「哈哈哈,肥A,我同你真係心靈相通!小弟志願,下世投胎做馬經佬,美其名是馬評家。班友真真happy,可以亂噏畀貼士,贏咗就大鑼大鼓大吹大擂,輸咗就賴騎師造馬拉馬,又話馬會高層有份搞局,不過完全唔使有確實證據,你話幾過癮,諗吓都開心死!」
馬評人似驃叔般有真材實料的,並不太多。
前高官大隻C:「哈,原來個個下世都想做可以亂噏唔使負責的『專業』。我呀,最想做係解籤佬!揸住支籤就車公或黃大仙上身,點紅點綠,點錯路就賴車公及黃大仙唔靈。做局長制訂政策,可以咁玩法就正到飛起嘞!」
籤是死的,口是生的,解籤工作,令局長們羨慕。
各位,你可知,不少七十開外前高管抑壓幾十年,亂噏起來,簡直似食咗「太空油」咁癲㗎!
《說說心理話》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如何分辨求助訊號?社工分享陪伴的重要性►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