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5/01/2019

官僚設計政策,都是失敗的多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都說政府官員,問責局長也好,即使技術官僚,也十分不濟。派發$4000這政策,原是好事,卻因資格不清、填表複雜、派表不足等問題,惹來批評。

 

  已經知道有200多萬有潛在資格的人可以申請,怎麼可能只印發100萬份申請表格呢?你怎麼可能會以為有100多萬人會透過下載,打印表格來遞交呢?而這批最有資格申請的人都應該是年紀較大的一批。

 

  這些官員,究竟明不明白大部分申請人都是不熟悉電腦的;即使熟悉電腦的年青人家中也未必個個有打印機?明明是一件好事,卻因愚蠢的人做了蠢事,致被批評得體無完膚。去拿$4000的人,興致勃勃,卻換來怒氣匆匆。

 

  雖說立刻加印,平息民憤,但誰人有資格又是一個字:「亂」。

 

  有交稅,可能有、可能無;即是交幾少才有、交幾多才無?

 

  有樓,但退差餉不足,也有;即是退多少才有、退幾多才無?

 

  有樓,業權少,也可能有……咁又有幾少才有、幾多才無?

 

  其實,一個「煩」字。一件好事,變成擾民。

 

三隧分流為何要加東隧費用?

 

  三隧分流方案,表面是100%好事,但落到了官僚手中,又是擾民。我每一天由新界北驅車到香港東上班,長期倚賴大老山隧道和東區海底隧道,兩條隧道都比獅子山隧道和紅隧收費貴,而且路程長,我寧願付出更多的隧道費和電油費用,就是不想塞車。

 

  現在是紅隧塞車,你可以加紅隧隧道費,可以減西隧隧道費,吸引使用紅隧的駕使者轉用西隧,但為甚麼要加東隧隧道費?這不是懲罰我們這些長期用東隧的人呢?我已經長期付premium,付出更多隧道費,還要走遠路,現在卻變成你要懲罰我!這是一個說為民做事的政府嗎?

 

  三隧分流的方法是三條隧道劃一收費,繁忙時段增加收費,這樣既可達到分流目的,又可減少繁忙時段的塞車問題。

 

  至於過海隧道塞車,根本問題是大部分工商政府活動,都集中在港島區。這是歷史,因為香港政府中心就在中環,傳統上所有經濟活動都會聚集中在中心的商業區(CBD);日子久了,變成了生活文化一部分。而現實是絕大部分的有錢人,即使是富裕的中產也會住在港島區,政府高官也都住在港島區……

 

  因此最多的米之蓮餐廳在港島、最多的五星級酒店在港島、最高級的寫字樓、最大的企業總部都在港島,於是一切工商政府宴會活動多在港島舉行……

 

  試問一句,中環灣仔一帶怎不塞車?

 

  再加上香港島的地理環境,是一條由東至西或由西至東的行車路線,不管你建多少條隧道或天橋,確實增加了行車速度,卻始終解決不到離開高速公路後,進入中環或灣仔的擠塞問題。

 

政府應把中環灣仔大樓搬離

 

  甚麼叫源頭減廢?源頭減廢的意思是先解決港島東由柴灣筲箕灣和北角開始,直接往西環和堅尼地城的一段,便可減少這些車輛,不用從東區走廊落維園經告士打道入中環一段,這便解決了進入中環灣仔的車流問題,減輕維園和告士打道負荷。

 

  相反方向亦然,少了一批這樣的車從西灣堅尼地城往北角筲箕灣的車,經過德輔道和告士打道,便大大減輕中環灣仔和中區海隧塞車問題。

 

  現在的中環繞道原意是好,但是不管由東至西,或由西至東,都可以出中環灣仔,情況只是加快了車輛原來往中環灣仔的速度,於是利用繞道的車輛增多了,卻沒有減少車輛進入中環或灣仔的問題,結果仍是塞車。

 

  其實最根本的方法,是政府把中環或灣仔的大樓搬離,把大部分在港島的政府活動改去長沙灣、深水埗,甚至荃灣一帶,當然高級公務員宿舍亦搬離港島,中環灣仔嚴重塞車問題將大幅減少。

 

  過去30年,我每天開車上班,見證了多少公路隧道的興建和使用,繁忙時間都是塞車,請問究竟出了甚麼問題?問題是,由官僚設計出來的方案,都是失敗的多,相信香港島交通擠塞問題,可以說永遠沒法解決。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你認為政府是否需要對網約車平台進行更嚴格的規管,以保障的士業界的利益嗎?►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5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19-1-29 12:26 PM via mobile
  • #6
  • 因此政府生意興隆!

  • 引用 #5 HC0066 發表於 2019-1-28 12:00 PM

    將問題複雜化是此政府的強項。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HC0066發表於 2019-1-28 12:00 PM via app
  • #5
  • 將問題複雜化是此政府的強項。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wkwong1966發表於 2019-1-26 12:24 PM
  • #4
  • 三隧分流,除了齋翕外,那裏知道是否能成功?

    都係政府好野,功夫做全了,大家既然不支持,也無話可說了。棒極!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wkwong1966發表於 2019-1-26 12:21 PM
  • #3
  • 唔知有幾多人因麻煩而放棄申請呢?若計算因此而取消申請的人數是多的話,那這政策便十分成功了。哈哈!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六十後男士發表於 2019-1-26 10:09 AM
  • #2
  • 政府總部和地區總部, 可由荒廢校舍改建和在暫時不用的官地放置臨時構築取代, 釋出珍貴地段, 增加商業土地供應,
    壓抑寫字樓租金, 增加港企競爭力.
    可惜, 鼠目寸光的殖民地餘孽, 依然要環繞總督府辦公, 才有安全感.
    中央錯用餘孽當行政長官, 採用問責局長制後不裁剪AO, 除了納稅人白養寄生蟲外, 也妨礙香港企業發展, 打擊民生.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