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1/2025 08:09

《政政經經-石鏡泉》中美各健身

  《政政經經》中美兩國互爭,是投資者共識。但爭乜?貿易關稅只是表象,更重要的爭鬥,
是太平洋能否夠大,容得下兩國?
 
  一直以來,美國3億人口耗掉全球不少資源(有謂是三成),到中國謂要達小康社會,這即
是14億人口的中國,將也要消耗更多資源。如中國人要達美國人的生活水平,則不單止太平洋
容不下兩國,就連地球資源也容不下兩國。這是奧巴馬在任時,美國政府突覺的憂慮,故奧巴馬
便主張重回亞洲,要以圍堵來遏止中國的崛起。
 
  但美國人可以食牛扒,中國人只能啃饅頭,合理嗎?可以嗎?這就是中美之爭的核心。
 
  奧巴馬、拜登的民主黨和不少共和黨人,都恃勢凌人,以為圍堵、遏止中國便可繼續自己食
牛扒,人家食饅頭,此中便有搶掠、殖民意識的作崇。
 
  特朗普等小眾共和黨人,則認為要強大到自己成「鋼鐵俠」,才可保護到自己份牛扒,所以
他強調製造業要回流美國,才能使美國再次偉大。
 
  人類經濟的發展是由農業起步,再到製造業,再到金融業,三者如均衡存在,便成堅不可摧
的鐵三角。
 
  美國已走完了上述的經濟發展三步走,在戰後至70年代美國確是地球上唯一一個鐵三角,
只不過,製造業不能搵快錢,不少美國人都走進金融業,這便使美國的製造業空洞化。有甚麼後
果?
 
  美國TikTok難民湧進了小紅書後,不少美國人就對比中美人民的生活費用。有位美國
奶奶吐槽她的兒媳,要打兩份工,每日工作12小時,生完仔後第三天便要再上班,因為收入所
得難以糊口。這個吐槽是否典型還是特殊悲慘,不用查究,因為每月的非農職位增長的調查上,
確證不少美國人,是要打兩份工以至三份工,悲慘的打工仔,應不是美國夢吧!
 
  要回歸有美國夢,特朗普便支持要重振美國鋼鐵業、汽車製造業、採油業,這些作業是一度
使美國樹立經濟鐵三角的後盾。在AI時代,特朗普也不忘要開發新製造業,故支持軟銀孫正義
夥同美國伙伴去建立AI開發中心,因為這會為美國帶來10萬個職位。
 
  簡括言,特朗普是響應了習近平主席的「打鐵還需自身強」之籲,是十分注重重塑美國的製
造業,亦因此特朗普的施政是以執正自己為起點,美國才可再強大,以實力而非霸凌,來支持自
己有牛扒可食,才是美國再次偉大。
 
  亦因此,特朗普的不少政策,無論外交、內政,都是要以能幫美國製造業強身健體為目標。
是否如此,待觀察。
 
*中長期資金入市是巨手托底*
 
  至於中國,則在經濟上,已走完了農業和製造業這兩關,現在要打造的,是金融業,只要這
瓣也打做好,才可以是打造了經濟上的鐵三角:農業、製造業、金融業。
 
  2024年「924」的宣示,是中央力圖打造中國健康金融業的起步。之後陸續有不少金
融業上的夯實、新猶。只不過不少投資者是短視,故仍處於黎明前仍黑暗的悲啾。黎明何在?
 
  (1)2024年恒指1月最低見14794點,之後有阿爺出手改革國企績效指標,奠定
全年轉勢向上;加上之後「新國九條」及「924」,恒指最高升至23241點,高低位升幅
足足57﹒1%!就算以上周收市20066點計,都有35﹒6%升幅。反觀道指雖屢屢創新
高,高低位升幅也只升了21﹒4%,不足恒指同年的一半。
 
  (2)2025年1月23日,中央六部委: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財政部、人力資源
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所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
》。
 
  不少悲觀投資者仍會以,唉!又方案?唔見我的蟹貨返家鄉?30000點時的貴價貨,是
沒有六部委的宣示,但自2024年「924」的宣示以來,恒指已自18000點,升至今時
的20000點,更不用說在之前更早的「國九條」,「新國九條」時以來的升幅。
 
  簡言之,恒指在30000點時阿爺無話要幫A股,但在14000點時阿爺話要幫A股,
看不到這兩個時間點上阿爺的取態而續悲啾,神仙難救。
 
  至於這個實施方案會實施乜東東,筆者要抄下來,本欄唔夠位,大家可看新聞報道,投資者
所關心的是:亦將有以利吾荷包乎?
 
  筆者不才,不敢妄議,下抄專家之言。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指出,《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方案》將為A股市場帶來可
觀的資金淨流入。保險資金方面,存量資金權益比例提升,加之「實施方案」帶來的額外新增資
金,預計2025年資金淨流入規模總計可達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具體來看,大型國有
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將用於投資A股;第二批保險資金的長期股票投
資試點將在今年上半年落實,規模不低於1000億元;同時,考核周期也將延長。在債券收益
率下行的背景下,存量保險資金對股票的配置比例有望穩步提升。據估算,2022年至
2024年保險資金淨流入分別約為7800億元、3100億元、7400億元。
 
  孟磊認為,公募與社保基金方面,靜態估算下,2025年淨流入規模分別為5900億元
和1200億元。方案明確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來三年每年至少增長10%,2025
年至2027年公募將至少增持A股5900億元、6500億元、7100億元。儘管市場股
價波動可能影響實際增持規模,但公募可通過新發權益類產品或調整存量混合型基金的資產配置
比例來實現目標。對於社保基金,假設其資產總額以過去10年9%的年化複合增速進一步增長
,且股票配置比例維持在40%,則其有望在2025年為A股市場帶來1200億元的資金淨
流入。
 
  瑞銀證券非銀金融行業分析師曹海峰認為,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將為券商機構和ETF業
務打開發展空間。預計2025年ETF將繼續成為公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儘管2024年末
中國公募中ETF基金佔比已增長4個百分點至12%,但相比美國29%仍較低。此外,方案
還提出提升機構服務能力,支援併購重組,引導行業提升對中長期資金的服務能力等,這將有助
於改善證券行業格局,推動中國機構化的進程。
 
  有謂家有二千,每日二錢,全無生計,用得幾年,但今時A股是險資、公募與社保基金,每
日都買二錢,有了這生(新水)計,是可以冉冉上升好多年。
 
  A股有這些巨手托底,投資者應問升幾多,而不是跌幾多,有乜版塊可留意?中信建投有建
議:
 
  配置上:1﹒ 資源類資產(金、鋁、銅、石油石化、油運、煤炭)的安全屬性確立底部;
2﹒ 中美關係緩和預期下,出口鏈短期或有所反彈,關注出口鏈中與全球製造業擴張相關的機
械設備;3﹒ 低估值國企(銀行、鐵路、港口)的重估過程仍將繼續,也是市場穩定劑;4﹒
 關注AI+、人形機械人、低空經濟、國產替代等。
 
  美國健身,要使製造業回流美國,不太關我們事;阿爺健身,要支撐、打造新的、強的中國
金融業就關我們事,閣下要否搭上這趟中國金融業起動的列車,自決。《資深投資者 石鏡泉》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蛇年行大運 新年好賞「飾」】etnet賞太歲開運趨吉避凶神器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說說心理話

聖誕新年特輯

Watch Trends 2024

北上食買玩

Art Month 2024

秋天養生食療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