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智見》當前國內經濟面臨需求不振、通脹疲弱的壓力,2024年12月中央經濟工
作會議提出提振消費、擴大內需是2025年首要任務。2025年財政發力背景下,政策或更
加重視將促消費和惠民生相結合,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擴內需政策有進一步加力的空間。我們在《
牛還在--再議924行情性質-20250118》中提出資產負債表修復+財政政策發力背
景下,消費或存在較大預期差。本文梳理回顧歷史上促消費政策的出台背景及落地效果, 並分
析其對股市的影響。
98-02年:居民增收減支+地產市場化促消費。1998-2000年中國曾經陷入通
縮困境,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財政政策轉向積極,一方面大規模發行長期建設國債等,提高廣
義赤字率,另一方面通過收入和稅收政策來刺激出口、消費和投資。當時促消費政策包括提高居
民收入,以及通過建立社保體系降低居民剛性支出。促消費政策聚焦居民增收減支、疊加地產市
場化拉動地產相關消費,促進了消費回穩。不過99-01年牛市前後期主線分別是受益於海外
科網浪潮的科技股、以及財政加碼下的周期板塊,消費表現相對靠後。
09-12年:汽車家電下鄉換新促消費。2008年海外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國內經濟下
行壓力同樣較大。逆周期政策一方面以四萬億加力投資穩增長,另一方面通過補貼拉動汽車、家
電等耐用品消費。農村居民收入提升,疊加家電和汽車下鄉政策的推進,明顯拉動了農村消費需
求。另外,同時期實施的汽車、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同樣推動了消費升級和資源循環利用。當時中
國汽車、家電消費快速增長,拉動了整體消費的恢復。受益於政策的汽車、家電基本面和股價均
大幅上行。
18-21年:政策分別支援信息和家電汽車。18-21年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是消費
政策支持的重點,同時20-21年疫情擾動下政策也通過發放消費券的方式促進餐飲零售消費
回暖。對應到股市上,居民消費升級大趨勢下食品飲料、家電龍頭均有良好表現,產業趨勢快速
演進下新能源車消費與股價均快速上行。
25年有哪些促消費政策可以期待?25年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擴大內需、
尤其是提振居民消費,是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關鍵
。提振消費位列25年經濟工作之首,「兩新」政策將加力擴圍。政策加力穩樓市,或有助於居
民消費信心的修復。若25年財政加力推動地產加速收儲,推動地產基本面及房價止跌回穩,居
民消費信心也有望得到提振。此外,促進居民增收減支,或也是消費政策的重點方向。
風險提示:穩增長政策落地進度不及預期,國內經濟修復不及預期。
《海通國際A股首席策略分析師 荀玉根》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