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通通訊社7日專訊》港交所(00388)早前就優化首次公開招股市場定價及公開
市場的建議徵詢市場意見,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在微信發文指出,通過這次改革,希望能夠提
升香港新股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對於降低公眾持股量門檻會否帶來股價操控風險,她表示,港交所同時建議引入最低初始自
由流通量的要求,規定由公眾持有的可自由流通股於上市時最少佔股份總數的10%及預期市值
不低於5000萬元,或預期市值不低於6億元。這規定與大部分國際證券交易所的要求接軌,
可防止一些發行人雖然滿足公眾持股量要求但大部分股票都是限售股、可自由流通股稀少的情況
,相信有助確保市場公平有序。
她表示,一是在不損害投資人利益的前提下,優化有關公眾持股量的要求,為發行人「拆
牆鬆綁」,放寬不必要的限制,提升香港市場對於發行人的吸引力;二是提升更有議價能力的投
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在新股定價過程中的參與度,從而提升新股定價的效率。
她提及,設立公眾持股量要求的初衷是為了確保公開市場上有足夠的股票可供交易,防止股
價操控和減少過度的股價波動,但與其他國際證券交易所相比,港交所在這方面設定的門檻偏高
,可能會削弱市場吸引力,因此建議引入階梯式的門檻,對不同市值級別的公司分別設置5%至
25%的門檻。
她續說,對於很多大型A+H股公司來說,滿足H股佔比的相關要求更加不容易,尤其是在
市況低迷或者公司境外融資需求並不高的時候,上市科也曾多次收到過發行人要求豁免相關要求
的申請,因此建議將原有的H股於上市時佔股份總數(A股+H股)最低15%的要求,降低為
最低10%或預期市值不低於30億元,而且這些H股必須為公眾持有。(bn)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