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Alicia Garcia Herrero)發表研究報告指,DeepSeek的突然興起震驚了全球,之前這還只是人工智慧領域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中國初創公司。DeepSeek一躍成為在蘋果應用商店排名第一的應用,它的成功導致美國那些規模最大的AI科技巨頭的估值大幅回調。據稱,DeepSeek的R1模型以更少的投資超越了 Open AI的尖端o1模型系列,而且由於美國的出口管制,DeepSeek甚至無法使用最先進的晶片。DeepSeek R1模型的運行成本似乎比美國同行低得多,消耗的能源也少得多。
*美AI霸權不再有保障,惟DeepSeek仍難與美AI平台相比*
美國AI巨頭突然大幅回調表明,美國在AI領域的霸權地位已不再有保障,因為人們發現更少的資金加上合適的人才,就可以獲得類似的結果。此外,美國通過出口管制來遏制中國的科技發展似乎並不十分有效。鑑於DeepSeek帶來的效率大幅提升和相關的人工智慧商品化,這樣的結果原則上應該對世界是有利的。在AI領域,歐盟迄今為止一直是追隨者,而非領跑者--在DeepSeek橫空出世前,中國也是如此--但如今歐盟也許有潛在的可能擁有自己的AI平台,在此之前人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開發大型語言模型(LLM)所需的投資非常龐大。
DeepSeek的成功和帶來的積極影響不可否認,然而,也有一些不那麼積極的方面需要考慮。首先,從技術層面來看,DeepSeek依然很難與其他美國AI平台相比,因為DeepSeek從根本上講是優化現有模型,而不是開發可以與美國模型競爭的新模型。模型優化很重要,也很受歡迎,但並不能消除創建大型語言模型(LLMs)的需要。換言之,雖然DeepSeek的優化可以大幅降低計算成本,並為高效架構打開大門,縮小大型和小型模型之間的性能差距,但它並沒有從根本上打破「規模法則」(即更大型的模型能夠提供更優的結果)。因此,這意味著最強大的AI系統依然需要昂貴的基礎設施,這使得競爭回歸到巨額的資金資源上。
*DeepSeek需遵守中國國安和AI法規,面對資料保護挑戰*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是,DeepSeek並不是完全開放的,某些部分(如訓練資料、微調方法和部分架構)仍然沒有公開。並且,DeepSeek和任何一家中國AI公司一樣,需要完全遵守中國國家安全和2022年出台的最新人工智慧法規,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需要確保來自中國人工智慧平台的任何AI輸出都經過審查,以避免出現對中國政治體制的任何批評,同時也確保回應符合中國的宣傳。
西方政府是否會在其管轄範圍內接受中國的審查?DeepSeek就是一場測試。在歐盟,《人工智慧法案》並未直接涵蓋審查制度,這對DeepSeek來說是個好消息,但它確實需要確保人工智慧系統透明、負責並尊重人權,包括言論自由和政治言論自由。這些方面接下來可能是DeepSeek面臨的挑戰。更直接的挑戰是資料保護,特別是歐盟的《通用資料保護條例》(GDPR),意大利於1月30日禁用DeepSeek就是以資料傳輸為由。這引發了人們對資料主權和潛在政府訪問的擔憂,可能會限制DeepSeek在歐盟內的使用和推廣。
*中美爭奪AI主導地位競爭激烈,對歐洲來說是壞消息*
儘管上述都是需要認真思考的方面,但最大的風險依然是地緣政治。特朗普表示DeepSeek可能為美國科技公司敲響警鐘,並稱之為「斯普特尼克時刻」,這表明未來幾十年美國和中國之間的人工智慧競賽將成為戰略競爭的前沿。爭奪AI領域主導地位的激烈競爭不僅與其商業用途相關,還涉及從網路空間到無人武器及其他領域的軍事應用。DeepSeek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其替代美國AI平台的技術能力,更在於它表明AI競賽是開放的,因此雙方必然會投入更多資金,同時也會進一步限制對這項技術的獲取。從美國方面來看,這種認識最有可能的結果是加倍加強與AI相關的出口管制,並讓中美之間任何其他的科學合作枯竭。
鑑於此,歐洲不僅應該認識到DeepSeek成功後AI商品化帶來的積極影響,也應該意識到中美之間為爭奪AI主導地位而展開的更加激烈的技術競爭將對歐洲產生影響。最直接的影響是,由於出口管制收緊、科學合作大幅減少以及監管加強,全球可能分裂出兩個AI世界。這對歐洲來說是個壞消息,因為歐洲可能無法同時在兩個生態系統中運作,這可能會降低AI進步帶來的潛在效率收益,尤其是來自中國的收益,因為歐盟必然會留在美國的生態系統中。Deepseek的審查和資料傳輸風險只會加速這一進程。第二個問題是,在特朗普執政期間進入美國生態系統,可能不會給歐盟帶來進一步科學合作方面的收益,因為美國對於盟友的態度已經愈來愈疏離。
總而言之,Deepseek的出現對歐洲AI行業來說應該是個好消息,因為它為歐洲帶來了更多選擇和希望,但同時也是個壞消息,因為它只會加劇中美之間的競爭。在日益地緣政治化的AI競賽中,歐盟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境地,一方面來自美國的技術轉讓和合作可能更加有限,另一方面對來自中國的審查和資料問題的擔憂日益增加,此外,監管也可能被用作分化工具。
《環富通基金頻道12日專訊》
【你點睇?】美歐官員今周商俄烏戰爭問題,你認為俄烏戰爭是否正加快步向結束?►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