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通通訊社25日專訊》仲量聯行今天發布的《香港住宅銷售市場綜述》指出,香港住
宅市場經歷三年顯著調整,在樓價回調下,本港置業負擔能力已顯著改善,2024年底樓價與
收入比率已由2021年的17﹒8年降至12﹒3年,回落至2012年水平,意味著一般家
庭現時購買一個538平方呎住宅單位所需的收入年期縮短了5﹒5年。
報告指,雖然樓價回落與供應增加符合政策目標,但市場數據反映地產發展正面臨兩大危機
:2024年已批出土地上可隨時動工的單位數目僅為1﹒2萬伙,按年急挫33%;而
2024╱25財政年度首三季地價收入急跌至約40億元,遠低於上一年度的139億元,甚
至不足本年度330億元目標的八分之一。若不推出相應政策,資產貶值恐將陷入惡性循環,不
僅阻礙市區重建與策略規劃,更可能危及北部都會區這一香港長遠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石。
仲量聯行項目策略及顧問部資深董事李遠峰表示,要打破當前的市場困局,關鍵在於刺激需
求,以解決結構性供應過剩問題。仲量聯行建議政府優化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包括全額認可住
宅投資,將住宅物業投資全數計入3000萬元投資門檻,以及取消住宅物業價格限制,撤銷現
行合資格住宅5000萬元最低估值要求。
仲量聯行研究部資深董事鍾楚如指出,市場人士或會擔憂炒風重燃,但多重結構性因素已形
成有效緩衝。現存26﹒6萬伙待售單位為市場能抑制樓價急升,加上北部都會區規劃長遠提供
逾90萬伙,急需刺激需求的政策以防出現供應過剩的問題。更關鍵的是,本港置業負擔能力已
顯著改善,樓價與收入比率已回落至2012年水平。現時市場正經歷顯著調整,若任由資產價
格進一步下跌,引致家庭財富縮水、發展商資金鏈斷裂,以及財政穩定性惡化等風險,將遠超樓
價回調所能帶來的社會效益。(kl)
【你點睇?】《哪吒2》本港上映場次爆滿,實際該片電檢審批僅用1日,你認為該速度應否多加應用在其他本港電影?►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