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戰升溫損物流,刺激消費抗逆風
06/02/2025
中美貿易戰愈漸升溫,捲入戰線的商家日增,美國郵政(USPS)還一度停收中國內地及香港包裹。華資在美關稅負擔上升,難免削弱本港外貿動能,特區政府更要積極領頭協調抗逆風,推動各界攜手刺激市民及旅客消費。
小包裹失豁免 美郵政急轉彎
美國政府獨立機構USPS昨天突然宣布,暫緩接收來自中國及香港郵政的包裹,完全拒評原因;未料十餘句鐘後,它再改弦易轍,確認正跟海關當局合作實施新關稅收集機制,以減少妨礙郵包派遞。
前天起,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對中國貨品加徵1成關稅,800美元(約6,230港元)以下的小額郵包悉數不再獲免稅。中國外交部回應,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隨著兩國元首直接通話暫未能成事,雙方有意加辣的報道,不逕而走。除了正式公布調查Google,中方據指有意為蘋果公司及英特爾的壟斷及定價問題立案;美方則考慮把新興中資電商Temu及SHEIN列入所謂「強迫勞動」名單。
有別特朗普首屆任期,2020年才砌詞下令香港產品,須與內地貨一同支付最多25%關稅,華府今次一開始已列明兩地出口貨均要加稅10%。
新冠疫後,國際小額跨境網購極速冒升,美國上財年就收了14億件包裹。USPS最初只攔郵包、放行信件,顯然是未能敲定處理報稅清關新安排,尤其內地及香港小額郵包已佔全美總數約半。
各大中資電商早有周全準備,在美國廣設貨倉,又或經東南亞出貨,正不斷被私人速遞商蠶蝕生意的USPS,本來就不足掛齒。
只是,Temu、SHEIN的小額貨品未來可能較難赴美,美國行政機關亦連番直接劍指香港,無疑都令外貿早有失速跡象的特區,再添陰霾變數。本地龍頭航企股價昨天下挫,正正反映市場對電商貨運增長的不安。
內地經香港出口到離岸貿易,為本地商界帶來可觀利潤。有銀行曾估算,白宮對華加徵1成新關稅,最多可令香港經濟增長降低1個百分點。特區政府要令全城繼續「穩中有進」,必須積極振興消費。
賀歲票房雲泥 借鑑內地招數
雖然去年末季,本地零售業銷貨價值已擺脫年中低谷,每月均能超過300億元心理關口,但始終難言理想。在蛇年新春,本港戲院5天票房合計跌逾37%,至約3,000萬元,成績近10年最差,而內地8天賀歲檔期票房和人流,同創歷史新高,一舉突破100億元,可謂天淵之別。
這必然不僅關乎單一行業積弱,又或上映作品的差異,也折射出美元連月強勢、港人疫後競相外遊、政商各自為政等等連串問題。
就算特區政府已沒財力餘裕直接派錢,亦可借鏡內地促進民眾消費玩樂的政策。以去年躍居內地首個「萬億消費」地級城市的蘇州為例,各界全年不斷舉辦不同購物節之餘,今年還開宗明義訂立「消費季」,以政府、商家和廠家三重補貼,以及舊機抵價,四重優惠鼓勵換走舊家電,成效不俗,實際折扣負擔卻不算沉重。
一輪節慶優惠後,香港零售市道當下看來無以為繼,連願意提供泊車優惠的商場似也有所減少。大小商戶捱過年關之後,是否續租、續租多久,3月傳統淡市的生意走勢,料舉足輕重。
若然全港各區空舖處處,市道氣氛隨時每況愈下。載譽回歸藝術月大型盛事也好,民生社區尋常消費也好,政府都要夥同工商界代表,一道鼓勵市民和旅客在港盡情消費,竭力緩減外圍接踵而來的政經風浪。
【強免疫‧抗病毒】3大健康法寶低至$88 (徇眾要求 優惠期延長至25年2月21日)►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