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通通訊社21日專訊》阿里巴巴(09988)首席執行官吳泳銘在業績電話會議上
表示,集團未來3年在雲端、人工智能(AI)基礎設施預計資本支出將超越過去10年總和,
且若實現人工通用智能(AGI),AI相關的產業大概率將會是全球最大的產業,或替代現在
50%左右的GDP。
*AI相關產業或替代現在50%左右GDP*
對於未來三年資本開支對集團業務的影響,管理層表示,這是集團規模最大、最集中的雲基
礎設施建設期。整體來看,資本開支將在未來3年內保持相對穩定,但在單個季度可能會因供應
鏈與IDC(數據中心)建設周期的影響而出現波動。他續稱,這一輪大規模投資將影響公司短
期的財務表現,尤其是對硬體設備的折舊與攤銷會帶來一定壓力,但從市場需求角度而言,基礎
設施投資將快速被內、外部客戶消化,帶來長期盈利增長。
*因應投資料影響短期財務表現,AI商業化未明但都要依賴雲業務*
至於近期發布了AI基礎大模型通義千問旗艦版Qwen2﹒5-Max。吳泳銘表示,目
前,通義千問的全球衍生模型截至1月底突破9萬個。阿里雲百煉平台中調用通義API的企業
和開發者已經超過29萬。集團還會在近期發布基於Qwen2﹒5-Max的深度推理模型
(reasoning model)。不過,他坦言AI發展正處於早期階段,現在未必看得
清晰大模型的商業化方式,但至少目前雲計算網絡和AI有深度結合,但認為無論是開源還是閉
源模型,最終都需要依賴雲計算網絡進行運行與託管。因此,阿里雲將致力於成為全球最大的
AI雲計算平台,以支撐未來AI應用的大規模發展。
被問及大額資本支出會否受美國芯片限制影響,吳泳銘則稱,不方便討論IDC資本投放細
節,但指自家雲系統能適配不同芯片,有能力應付不同變化。(rh)
【你點睇?】馬斯克劍指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籲網民找出「罪證」。你認為若NED遭關閉,是否可促進全球和平穩定?►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