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冰雪經濟「點雪成金」,產業前景不容小覷
04/02/2025
工業蕭條、人口外流、財政坍塌,曾經是「悲情」代名詞的東北,卻借雪季、春節成功「點雪成金」,成為南方「小土豆」趨之若鶩的晶瑩仙境。「不是冰島去不起,爾濱更有性價比」,除了哈爾濱、吉林、長春等冰天雪地之城人氣爆燈,少雪、無雪的南方地區亦扭盡六壬,分羹萬億級「冰雪經濟」。
從蕭條雪鄉到人氣仙境
打開抖音、微博、小紅書、朋友圈,總有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滑梯、吉林北大湖霧凇、長春冰瀑……刷屏,冰晶藍、雪山白取代了印象中東北的黯淡灰暗,人頭攢動、一票難求更扭轉了昔日雪鄉的破敗冷清。
東北借雪季、春節成功「點雪成金」,成為南方「小土豆」趨之若鶩的晶瑩仙境。
國家發改委去年12月發布《推動東北地區冰雪經濟高品質發展,助力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實施方案》,提出「冰山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將東北地區建設成冰雪經濟高地」;本周五(7日),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亦將於哈爾濱揭幕,勢要為方興未艾的「冰雪」產業再添新引擎。
說到冰雪,人們不假思索聯想到滑雪、冰雕,但實則從上游的基建(包括雪場建設、設備、裝備),到中游的運營(包括樂園、運動培訓、文創演藝、餐飲住宿、康養研學),再到下游的銷售(包括旅行預訂、內容分發)等,經濟體量不容小覷。《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4)》就預計,今年國內冰雪產業規模將突破1萬億元人幣。
全系產業鏈逐漸成形
佔盡天時地利的北方地區,可謂要雪有雪、要冰有冰,但此並無阻南方地區對「冰雪經濟」的熱愛。無論是神農架、桂林、成都等地的天然高山滑雪場,還是無錫、廣州等地的超大規模室內滑雪場,承接國家體育總局2020年發起的「百城千冰」計劃,「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早已實現,下一個目標直指5億人。
「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早已實現,下一個目標直指5億人。
如此巨大的金礦,冰雪經濟全系產業鏈亦逐漸成形,國內僅冰雪裝備製造企業就激增至近千家,造雪机、仿冰板、 防割手套、加熱雪靴、VR功能頭盔……此外,還有用於記錄滑雪軌跡的應用程式,可以還原滑雪全過程的AI錄影智能雪板等高科技初創。
當運動熱潮、全人健康深入人心,同樣擁有山海郊野自然優勢的香港,滑浪、溪降、攀岩、滑翔傘……又能否複製東北「點雪成金」的神話?
撰文:金子安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