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英美通脹憂重燃,聯儲恐成侵侵箭靶
20/02/2025
繼美國1月核心CPI升至3.3%後,英國1月核心CPI亦飆高至3.7%,給美聯儲、英倫銀行的降息路徑加添不確定性。最新發布的聯儲會議紀要直認,通脹前景的上行風險增加,並可能因特朗普關稅、大規模驅逐移民及強勁消費支出而推高。此會否預示呼籲「立即減息」的侵侵,對鮑公為首的聯儲的隔空指摘,將升級為正面衝突?
英國CPI跳升,工資壓力陡增
通脹、工資聯袂上漲的噩夢,正令英美央行如坐針氈。周三(19日)公布的英國1月通脹數據顯示,因開徵增值稅而大漲的機票、私立學校學費,推升CPI至3%的10個月最高。儘管英倫銀行早已預期,通脹將在第三季達到3.7%峰值,但食品價格高企以及即將上調的水費、市政稅等,意味央行面臨的麻煩隨時超出預期。
英國1月CPI加速至3%,政府警告,回歸低通脹的道路將「坎坷」。
更令人頭痛的,是租金升幅及工資漲幅,雙雙超過CPI。其中,1月平均私宅租金按年漲8.7%,平均水平達1332英鎊;去年第四季工人薪資(不包括獎金)平均漲5.9%。所謂「工資是通脹之母」,4月起上調最低工資尚未啟動,平均薪資即持續超過通脹率,或倒逼企業提高價格以彌補僱傭成本增加,並令英倫銀行定調的「漸進、謹慎」降息方式更趨緩慢。
美企試圖轉嫁潛在關稅成本
美國的情形亦不遑多讓,2月密西根大學消費者調查顯示,對未來一年價格漲幅的預期中位數達4.3%,1月平均薪資亦錄按年漲5.9%。對未來通脹更高的預期,將推動人們尋求更高的工資,進而形成工資-通脹的螺旋上升,歷史早有腳本。
美國企業試圖將潛在關稅導致的更高投入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鑑於此,聯儲會議紀要就稱,19名官員一致認為,希望在採取進一步降息措施之前看到通脹進一步改善;紀要並引述多個地區的商業聯繫人指,企業試圖將潛在關稅導致的更高投入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利率市場期貨顯示,聯儲在接下來的3月、5月、6月、7月,有98%、89%、53%、42%的機會按兵不動。
裁撤聯邦僱員料難撼失業率
按鮑公的口風,觸發減息的條件除了通脹持續向2%目標邁進,另一個則是勞動市場意外疲軟。而馬斯克正大刀闊斧進行的DOGE行動,目前已促使7.5萬名聯邦僱員接受買斷式辭職,以及22萬名試用期聯邦僱員飯碗岌岌可危。不過,相比全美去年12月錄總計460萬人辭職或解僱,裁撤聯邦僱員對失業率影響料相當有限。換言之,減息門檻或遲遲難見。
通過中間人「傳話」的做法,何時演變為特朗普跟鮑威爾的正面衝突?
白宮首席經濟顧問Kevin Hassett最新表示,將定期與鮑威爾討論美國經濟形勢,為總統傳達意見提供通道。通過中間人「傳話」的做法,何時演變為特朗普跟鮑威爾的正面衝突,進而重現當年尼克遜向時任主席伯恩斯施壓減息一幕?答案或不日揭盅。
撰文:金子安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